【岐黄之术】

(二)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病理生理学》书籍目录

血小板粘附是指血小板和血小板以外的物质相互粘附的现象,血小板聚集则是血小板之间相互发生反应并形成血小板团(或称血小板聚集物)的过程。粘附一旦开始,聚集过程也随之发生。在血小板聚集开始时,其表面首先失去光滑性,变得粗糙,形成有突剌的球状体(或称聚集型血小板)。在内毒素性、创伤性和烧伤休克时,血液中这种聚集型血小板的数目增多,而且在微血管中有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小板微血栓的形成。这种聚集的血小板不但阻塞微血管,还可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TXA2、5-羟色胺等,使局部微血管收缩、通透性增高、血管内皮水肿和血流减少。此外,尚可释放促凝血的血小板因子(如PF3等),加速凝血过程,形成DIC。

休克时引起血小板粘附和聚集的主要原因是:①血流减慢,血管内皮完整性破坏,内膜下胶原暴露,为血小板粘附提供了基础;②损伤的内皮组织释放ADP,发生聚集的血小板可释放ADP、TXA2以及血小活化因子(PAF),均可触发并加重血小板的聚集。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病理生理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病理生理学》书籍目录
  1. 血小板粘附和聚集《病理生理学》
  2. 血小板粘附(或滞留)功能《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3. 血小板粘附与聚集《生理学》
  4. 血小板增多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5. 血泄《中医名词词典》
  6. 血小板与凝血《生理学》
  7. 血泄《中医词典》
  8. 血小板生理《生理学》
  9. 血心痛《中医词典》
  10. 血小板凝集功能试验《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11. 血信《中医词典》
  12. 血小板抗原《临床基础检验学》
  13. 血型《临床基础检验学》
  14.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15. 血型、吸烟、饮酒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6.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17. 血型O型者其父母不一定是O型《免疫与健康》
  18.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老年百病防治》
  19. 血型辨病《百病自测》
  20. 血小板减少《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1. 血型抗原《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2. 血小板计数《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23. 血型与红细胞凝集《生理学》
  24. 血小板计数《临床基础检验学》
  25. 血胸《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26. 血小板功能异常《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7. 血虚《中医名词词典》
  28. 血小板的止血功能《生理学》
  29. 血虚《中医词典》
  30. 血小板的破坏《生理学》
  31. 血虚《续名医类案》

《病理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