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在整个医学的漫长发展史中,病理生理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是科学发展和实践需要的必然产物。十九世纪中叶,人们开始认识到,仅仅用临床观察和尸体解剖的方法,还不足以使人们对疾病的本质有全面的、深刻的认识。于是有人开始在动物身上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疾病时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为以后病理生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最近一、二十年以来,随着一般自然科学和医学基础科学的飞跃发展以及各种先进技术的广泛采用,病理生理学也在自己的领域中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使人们对许多医学基础理论问题和许多疾病机制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而病理生理学研究的这些新成就又迅速应用于临床实践,使临床医学也不断得到新的发展。
我国在解放前,没有病理生理学这个专业,少数学者在实验病理学方面做过一定的工作,实际上也就是病理生理学的早期研究工作。
解放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我国的病理生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医学教育方面,自从1955年以来,全国医学院校普遍开设了病理生理学这门新的课程。广大病理生理学教师,患诚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力更生”和“洋为中用”的结合起来,在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通过辛勤的劳动,经过反复曲折,终于走上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病理生理学教学的发展道路。在科学研究方面,我国的病理生理学工作者在医学遗传学、肿瘤病因学、肿瘤发病学、免疫病理学、移植免疫学、冻伤、烧伤、休克、微循环障碍、缺氧、高山病、发热、炎症、放射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以及某些传染病、地方病如钩端螺旋体病、克山病、黑热病、低血钾麻痹等等各个方面,都作出了可喜的成绩。
自从1980年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病理生理学第三次学术会议上成立了中国生理科学会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以来,全国各地病理生理学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有了更快的发展,我们深信,我国的病理生理学工作者,今后一定能为社会主义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为医学科学的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 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病理生理学》
- 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儿科学》
- 病理生理学的内容《病理生理学》
- 病理生理和病理解剖学变化《儿科学》
- 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病理生理学》
- 病理生理变化《普通外科学》
- 病理生理诊断《心脏病学》
- 病理生理《普通外科学》
- 病理特征《动脉粥样硬化》
- 病理生理《儿科学》
- 病理条件下的肺血流分布不均《急诊医学》
- 病理生理《急诊医学》
- 病理性骨折《病理学》
- 病理生理《急诊医学》
- 病理性呼吸者《物理诊断学》
- 病理生理《临床营养学》
- 病理性简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病理全息与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病理性脉象《中医诊断学》
- 病理情况《药理学》
- 病理性因素《中医基础理论》
- 病理类型《普通外科学》
- 病理性赘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病理及病理生理《儿科学》
- 病理性自身免疫发生机制《医学免疫学》
- 病理反射《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病理学《中国医学通史》
- 病理反射《物理诊断学》
- 病理学合参卷二《止园医话》
- 病理变化《传染病》
- 病理优势情感《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病理生理学》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疾病概论
- 第三章 缺氧
- 第四章 发热
- 第一节 发热的概念
- 第二节 发热的原因和机制
- 第三节 发热的时相及其热代谢特点
- 第四节 发热机体的主要机能和代谢改变
- 第五节 发热的生物学意义
- 第六节 发热的处理原则
- 第五章 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 第六章 酸碱平衡紊乱
- 第一节 正常平衡的调节
- 第二节 平衡失调的检测指标
- 第三节 酸中毒
- 第四节 碱中毒
- 第五节 混合型酸碱平衡障碍
- 第六节 需要明确的几个基本概念
- 第七章 水肿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常见水肿类型的特点和发病机制
- 第八章 应激
- 第九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第十章 休克
- 第一节 休克的概念
- 第二节 休克的原因和分类
- 第三节 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
- 第四节 各型休克的特点
- 第五节 休克的防治原则
- 第十一章 缺血与再灌注损伤
- 第十二章 心力衰竭及高血压
- 第一节 心力衰竭的原因和诱因
-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分类
- 第三节 心功能不全发病过程中机体的代偿活动
- 第四节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 第五节 心力衰竭时机体的机能和代谢变化
- 第六节 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则
- [附]:高血压
- 一、高血压的分类
- 二、高血压的原因和机制
- 三、高血压时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 四、高血压的防治原则
- 第十三章 呼吸衰竭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 第一节 呼吸衰竭的病因
- 第二节 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 第三节 呼吸衰竭时机体的主要机能代谢变化
- 一、气体代谢变化
- (一)PaO[XB]2[/XB]下降PaCO[XB]2[/XB]上升,二者成一定比例关系
- (二)PaO[XB]2[/XB]下降而Paco[XB]2[/XB]变动不大
- (三)PaO[XB]2[/XB]下降,Paco[XB]2[/XB]升高,二者变化不成一定比例关系
- (四)Pao[XB]2[/XB]下降,Paco[XB]2[/XB]也明显下降
- 二、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
- 三、呼吸系统变化
- 四、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 五、循环系统变化
- 六、肾功能变化
- 七、胃肠道变化
- 第四节 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
- [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 第十四章 肾功能不全
- 第一节 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
- 第二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 第三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 一、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机体的机能及代谢变化
- 第四节 尿毒症
- 第十五章 肝脏病理生理学
- 第一节 肝功能不全
- 一、物质代谢的改变
- 二、血清酶的改变
- 三、生物转化和排泄功能的变化
- 四、肝性脑病(肝性昏迷)
- 第二节 黄 疸
- 一、黄疸的概念
- 二、胆色素的正常代谢
- 三、胆色素代谢障碍的基本环节及各型黄疸胆色素代谢的特点
- 第三节 肝性肾功能不全(肝肾综合征)
- 第十六章 死亡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