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学缓冲物质的作用(化学反应可以瞬间完成)

《病理生理学》书籍目录

血液中有一系列缓冲物质。根据化学上的缓冲作用原理,我们人为地把它们归纳为四个主要的缓冲对,即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B·血浆蛋白/H·血浆蛋白,B·Hb/H·Hb。它们具有很强且很迅速的缓冲酸碱度改变的能力。例如,我们将10mmol(毫克分子)的HC1加1000毫升中性蒸馏水中,其pH值可从7降至2,但同量酸加于1000毫升血浆中,其pH值的变化却很小,以致一般几乎测不出来。

每一对缓冲物质既能缓冲酯也能缓冲碱,其中以NaHCO3/H2CO3这一对最为重要,因为它的量最大。它对酸的缓冲区反应如下:

从上面的反应可以看出,经NaHCO3缓冲,解离度大的强酸HC1转变为解离度小的弱酸H2CO3,后者在体液中的解离度仅约为前者的1/1500。因此使[H+]大为减小。而且H2CO3还能分解为H2O和CO2,CO2又能呼出体外。医学实践中将血浆中NaHCO3称为碱贮备,以二氧化碳结合力表示之。正常值为27mmol(或毫克当量)/升或60容积%。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病理生理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病理生理学》书籍目录
  1. 化学缓冲物质的作用(化学反应可以瞬间完成)《病理生理学》
  2. 化学感受器《生理学》
  3. 化学检查《临床基础检验学》
  4. 化学法(消化法)《动脉粥样硬化》
  5. 化学检查《临床基础检验学》
  6.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7. 化学检查《临床基础检验学》
  8. 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9. 化学键的概念《医用化学》
  10. 化学发光底物《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11. 化学结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2. 化学发光标记免疫测定《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13. 化学疗剂《医学微生物学》
  14. 化学动力学概述《医院药学》
  15. 化学门控通道《生理学》
  16. 化学的证明《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7. 化学灭菌法《医院药学》
  18. 化学、生物化学及病因《临床营养学》
  19. 化学通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0. 化学《药理学》
  21. 化学武器伤《外科学总论》
  22. 化丸《外科理例》
  23. 化学消毒法《流行病学》
  24. 化铁丹《仁术便览》
  25. 化学消毒剂《医学微生物学》
  26. 化汤《仁术便览》
  27. 化学性食物中毒《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8. 化痰止咳平喘要注意事项《中药学》
  29. 化学性食物中毒《预防医学》
  30. 化痰玉壶丸《儒门事亲》
  31. 化学性危害因素与健康的关系《预防医学》

《病理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