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吸系统

《病理生理学》书籍目录

PaO2降低(低于8kPa)可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从而使肺泡通气量增加,肺泡气氧分压升高,PaO2也随之升高。吸入10%氧时,通气量可增加50%;吸入5%氧可使通气量增加3倍。胸廓呼吸运动的增强使胸内负压增大,还可促进静脉回流,增加心输出量和肺血流量,有利于氧的摄取和运输。但过度通气使PaO2降低,减低了CO2对延髓的中枢化学感受器的刺激,可限制肺通气的增强。

各型缺氧的血氧变化特点

图3-2 各型缺氧的血氧变化特点

A动脉V静脉图中kPa相当于mmHg的数值

kPammHg
2.6720
5.3340
8.060
10.780

低张性缺氧所引起的肺通气变化与缺氧持续的时间有关。如人达到400m高原后,肺通气量立即增加,但仅比在海平面高65%。数日后,肺通气量可高达在海平面的5~7倍。但久居高原,肺通气量逐渐回降,至仅比海平面者高15%左右。在急性缺氧早期肺通气增加较少,可能因过度通气形成的低碳酸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使肺通气的增加受限。2~3日后,通过肾脏代偿性地排出HCO3-,脑脊液内的HCO3-也逐渐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血液,使脑组织中pH逐渐恢复正常,此时方能充分显示缺氧兴奋缺氧的作用。久居高原肺气量回降,可能与外周化学感受器对缺氧的敏感性降低有关。据观察,世居高原者之颈动脉体的平均体积比世居海平面者大6.7倍,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人的颈动脉比正常人大一倍以上。电镜观察表明,在慢性低张性缺氧的早期,颈动脉体增大,其中I型细胞增多,因I型细胞中嗜锇体含儿茶酚胺类神经介质,其增多可能具代偿意义。但在缺氧晚期,在增大的颈动脉体中嗜锇体的中心(core)缩小、晕轮(halo)加宽,有时整个嗜锇体为空泡所取代。这可能是颈动脉化学感受器敏感性降低的原因。长期缺氧使肺通气反应减弱,这也是一种慢性适应性反应。因为肺通气每增加1L,呼吸肌耗氧增加0.5ml,可能加剧机体氧的供求矛盾,故长期呼吸运动增强显然是对机体不利的。

肺通气量增加是对急性低张性缺氧最重要的代偿性反应。此反应的强弱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代偿良好者肺通气量增加较多,PaO2比代偿不良者高。PaCO2也较低。

血液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因PaO2不低,故呼吸一般不增强;循环性缺氧如累及肺循环,如心力衰竭引起肺淤血水肿时,可使呼吸加快。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病理生理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病理生理学》书籍目录
  1. 呼吸系统《病理生理学》
  2. 呼吸停止《病理生理学》
  3. 呼吸系统《人体解剖学》
  4. 呼吸调节《病理生理学》
  5. 呼吸系统《组织学与胚胎学》
  6. 呼吸衰竭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病理生理学》
  7. 呼吸系统《儿科学》
  8. 呼吸衰竭时机体的主要机能代谢变化《病理生理学》
  9. 呼吸系统X线诊断《放射诊断学》
  10. 呼吸衰竭判定标准《儿科学》
  11. 呼吸系统变化《病理生理学》
  12. 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
  13. 呼吸系统的并发症《外科学总论》
  14. 呼吸衰竭的病因《病理生理学》
  15. 呼吸系统的常见畸形《组织学与胚胎学》
  16. 呼吸衰竭《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7. 呼吸系统的功能《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8. 呼吸生理及肺功能特点《儿科学》
  19. 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简介《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20. 呼吸生理《急诊医学》
  21. 呼吸系统的力学特点《急诊医学》
  22. 呼吸轻重次序《达摩洗髓易筋经》
  23. 呼吸系统的症状《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4. 呼吸器《止园医话》
  25. 呼吸系统防卫及免疫功能特点《儿科学》
  26. 呼吸气体的交换《生理学》
  27. 呼吸系统急诊时用药《急诊医学》
  28. 呼吸气和人体不同部位气体的分压《生理学》
  29. 呼吸系统疾病《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30. 呼吸篇《外经微言》
  31. 呼吸系统疾病《病理学》

《病理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