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肾功能的改变

《病理生理学》书籍目录

肾功能的改变在休克早期就可发生,这时发生的是功能性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因为它还不伴有肾小管的坏死。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少尿(<400ml/d)或无尿(<100ml/d),其发生的主要机制如下:

1.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在休克早期,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不仅能直接使肾血流量不足,而且还可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交感-儿茶酚胺系统的激活而使肾血管收缩,因而使肾血流量更加减少,结果是肾小球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2.肾小管对钠、水重吸收加强在休克早期,肾小管上皮细胞虽然已经发生缺血,但是因为持续时间不久,故这些细胞仍能保持其正常的重吸收功能,加之此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所以肾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加强。肾小球滤过率的减少和肾小管重吸收的增强就可导致少尿或无尿。但此时肾功能的变化是可逆的。一旦休克逆转,血压恢复,肾血流量和肾功能即可恢复正常,尿量也将随之而恢复正常。故尿量变化是临床判断休克预后和疗效的重要指标。

当休克持续时间较长时,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发生器质性的肾功能衰竭。此时即使肾血流量随着休克的好转而恢复,患者的尿量也难以在短期内恢复正常。肾功能的这些改变,将导致严重的内环境紊乱,包括高钾血症氮质血症和酸中毒等。这样就会使休克进一步恶化,故许多休克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常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病理生理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病理生理学》书籍目录
  1. 肾功能的改变《病理生理学》
  2. 肾功能不全的实验室生物化学诊断《临床生物化学》
  3. 肾功能的调节《临床生物化学》
  4. 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病理生理学》
  5. 肾功能试验《临床生物化学》
  6. 肾功能不全《病理生理学》
  7. 肾功能衰竭《自我调养巧治病》
  8. 肾功能变化《病理生理学》
  9. 肾寒《圣济总录》
  10. 肾疳《幼科心法要诀》
  11. 肾寒气喘《傅青主男科》
  12. 肾疳《儿科萃精》
  13. 肾寒吐泻心寒胃弱《傅青主男科》
  14. 肾疳《外科理例》
  15. 肾合骨《中医词典》
  16. 肾疳《证治准绳·幼科》
  17. 肾合膀胱《中医名词词典》
  18. 肾疳《医宗金鉴》
  19. 肾合膀胱《中医词典》
  20. 肾疳《中医词典》
  21. 肾和输尿管的发生《组织学与胚胎学》
  22. 肾疳《中医名词词典》
  23. 肾黄《中医词典》
  24. 肾肝之部《中医词典》
  25. 肾火《校注医醇剩义》
  26. 肾肝虚眼黑暗《圣济总录》
  27. 肾火扶肝上冲《傅青主男科》
  28. 肾风疝《中医词典》
  29. 肾火偏亢《中医词典》
  30. 肾风风水《类经》
  31. 肾积《中医词典》

《病理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