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离子转移(一般在2~4小时完成)
这也是缓冲方式之一。当能改变酸碱平衡的离子如H+、HCO3-等在细胞外液中升高时,它们能进入细胞内(或进入骨内)换出与其符号相同的离子,以保持细胞外液之pH值。其变化可简单表示如下:
进入细胞内的H+可与细胞内的化学缓冲物质起化学反应而被缓冲。根据实验研究估算,酸或碱在细胞外液增加后,一般约经2~4小时,将有1/2的量进入细胞内。所以尽管细胞内液量大于细胞外液量一倍,但二者化学缓冲总能力却大致相等,可见细胞外液中缓冲物质的浓度是高于细胞内液的。
这个事实对治疗有关。举一代谢性酸中毒病人用NaHCO3治疗时的情况为例:
病人体重=60公斤
细胞外液量=0.20×60=12升
治疗前血浆[HCO3-]=13mmo1(或毫克当量)/升
给NaHCO3量=100mmo1
病人治疗后实测血浆[HCO3-]=16.7mmol/升
实践证明,上述规律是较为可靠的。因此在纠正酸碱中毒时应考虑离子转移这一变化。计算输液量时要将这一变化估计在内。

- 离子转移(一般在2~4小时完成)《病理生理学》
- 离子选择性电极分类《临床生物化学》
- 梨《本草纲目》
- 离子通道型受体及其信号转导《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梨《雷公炮制药性解》
- 离泽通气汤《仁术便览》
- 梨《千金翼方》
- 离心式空气微生物采样法《预防医学》
- 梨《饮膳正要》
- 离心技术的应用《临床生物化学》
- 梨《新修本草》
- 离心分离方法《临床生物化学》
- 梨《吴普本草》
- 离物入目不出《奇效简便良方》
- 梨《本草衍义》
- 离散趋势指标《预防医学》
- 梨《本草备要》
- 离楼草《名医别录》
- 梨《本草蒙筌》
- 离楼草《证类本草》
- 梨《饮食须知》
- 离楼草《新修本草》
- 梨《冯氏锦囊秘录》
- 离楼草《千金翼方》
- 梨《证类本草》
- 离廓《中医词典》
- 梨《顾松园医镜》
- 离睛《中医词典》
- 梨《本草求真》
- 离经之血未净《凌临灵方》
- 梨《本经逢原》
《病理生理学》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疾病概论
- 第三章 缺氧
- 第四章 发热
- 第一节 发热的概念
- 第二节 发热的原因和机制
- 第三节 发热的时相及其热代谢特点
- 第四节 发热机体的主要机能和代谢改变
- 第五节 发热的生物学意义
- 第六节 发热的处理原则
- 第五章 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 第六章 酸碱平衡紊乱
- 第一节 正常平衡的调节
- 第二节 平衡失调的检测指标
- 第三节 酸中毒
- 第四节 碱中毒
- 第五节 混合型酸碱平衡障碍
- 第六节 需要明确的几个基本概念
- 第七章 水肿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常见水肿类型的特点和发病机制
- 第八章 应激
- 第九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第十章 休克
- 第一节 休克的概念
- 第二节 休克的原因和分类
- 第三节 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
- 第四节 各型休克的特点
- 第五节 休克的防治原则
- 第十一章 缺血与再灌注损伤
- 第十二章 心力衰竭及高血压
- 第一节 心力衰竭的原因和诱因
-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分类
- 第三节 心功能不全发病过程中机体的代偿活动
- 第四节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 第五节 心力衰竭时机体的机能和代谢变化
- 第六节 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则
- [附]:高血压
- 一、高血压的分类
- 二、高血压的原因和机制
- 三、高血压时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 四、高血压的防治原则
- 第十三章 呼吸衰竭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 第一节 呼吸衰竭的病因
- 第二节 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 第三节 呼吸衰竭时机体的主要机能代谢变化
- 一、气体代谢变化
- (一)PaO[XB]2[/XB]下降PaCO[XB]2[/XB]上升,二者成一定比例关系
- (二)PaO[XB]2[/XB]下降而Paco[XB]2[/XB]变动不大
- (三)PaO[XB]2[/XB]下降,Paco[XB]2[/XB]升高,二者变化不成一定比例关系
- (四)Pao[XB]2[/XB]下降,Paco[XB]2[/XB]也明显下降
- 二、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
- 三、呼吸系统变化
- 四、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 五、循环系统变化
- 六、肾功能变化
- 七、胃肠道变化
- 第四节 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
- [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 第十四章 肾功能不全
- 第一节 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
- 第二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 第三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 一、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机体的机能及代谢变化
- 第四节 尿毒症
- 第十五章 肝脏病理生理学
- 第一节 肝功能不全
- 一、物质代谢的改变
- 二、血清酶的改变
- 三、生物转化和排泄功能的变化
- 四、肝性脑病(肝性昏迷)
- 第二节 黄 疸
- 一、黄疸的概念
- 二、胆色素的正常代谢
- 三、胆色素代谢障碍的基本环节及各型黄疸胆色素代谢的特点
- 第三节 肝性肾功能不全(肝肾综合征)
- 第十六章 死亡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