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分类

《病理生理学》书籍目录

心力衰竭的病因繁多,分类标准不一,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分类法:

一、根据心脏的受损部位分类

(一)左心衰竭主要是左心室搏出功能障碍,多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病、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等。机体的病理变化是由心输出量减少以及肺部淤血、水肿所引起。

(二)右心衰竭主要是右心室搏出功能障碍,见于肺心病、三尖瓣或肺动脉瓣的疾病,并常继发于左心衰竭。此时心输出量减少,体循环淤血,静脉压增高,常伴有下肢水肿,严重时可发生全身性水肿。

(三)全心衷竭左、右心都发生衰竭称为全心衰竭,见于:①持久的左心衰竭可使右心负荷长期加重而导致右心衰竭;②心肌炎心肌病等病变如发生于全心、亦可引起全心衰竭。

二、根据发病的速度分类

(一)急性心力衰竭发病急骤。心输出量急剧减少,机体来不及充分发挥代偿作用。常可伴有心源性休克。常见原因为急性心肌硬死,严重的心肌炎等。

(二)慢性心力衰竭较常见,病人长期处于一种持续的心力衰竭状态,并伴有静脉淤血和水肿。常见原因为心脏瓣膜病、高血压病、肺动脉高压等。

三、根据心力衰竭时心输出量的高低分类

(一)低心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此种病人在基础状态下心输出量就低于正常。

(二)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继发于代谢增高或心脏后负荷降低的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贫血、维生素B1缺乏病(脚气病)和动静脉瘘等。在此种情况下,由于循环血量增多或循环速度加快,心室前负荷增加,心输出量代偿性地增高,心脏必须作更多的功。但心肌的能量供给却不足,故容易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心力衰竭时心输出量比心力衰竭以前有所降低,但可稍高于正常水平。然而,由于组织需氧量增高、外周血管扩张、动静脉短路等原因,这些病人的心输出量虽可比正常水平稍高。但组织的供氧量仍然不足。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病理生理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病理生理学》书籍目录
  1. 心力衰竭的分类《病理生理学》
  2.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
  3. 心力衰竭的原因和诱因《病理生理学》
  4. 心力衰竭病人的家庭护理《家庭医学百科-家庭护理篇》
  5. 心力衰竭及高血压《病理生理学》
  6. 心力衰竭《心脏病学》
  7. 心力衰竭时机体的机能和代谢变化《病理生理学》
  8. 心力衰竭《老年百病防治》
  9. 心漏《古今医统大全》
  10. 心力衰竭《家庭医学百科-自救互救篇》
  11. 心漏《寿世保元》
  12. 心力衰竭《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13. 心漏门主论《疡医大全》
  14. 心力衰竭《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5. 心漏异疾《奇方类编》
  16. 心理咨询的方法、技巧及规律《医学心理学》
  17. 心律失常《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8. 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和形式《医学心理学》
  19. 心律失常《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20. 心理治疗简史《医学心理学》
  21. 心律失常《百病自测》
  22. 心理治疗的原则《医学心理学》
  23. 心律失常《老年百病防治》
  24. 心理治疗的机理和内容《医学心理学》
  25. 心律失常《自我调养巧治病》
  26. 心理治疗的分类《医学心理学》
  27. 心律失常的概念与分类《物理诊断学》
  28. 心理治疗的定义《医学心理学》
  29. 心律失常的血液动力学后果《急诊医学》
  30. 心理治疗的程序《医学心理学》
  31. 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学机制《药理学》

《病理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