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的内容
就基础医学兼桥梁的一个学科而言,病理生理学的范围非常广泛,临床各科的任何疾病以及在实验动物上复制的任何疾病,都有病理生理学的问题。在此应特别指出的是尽管疾病种类繁多,但是所有的疾病,或者是定位于不同器官的许多疾病,都可发生一些共同的变化,都具有一些共同规律。而同一器官的疾病以至每一种具体的疾病,又各有其特殊的变化和特殊的规律。因此病理生理学的内容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即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以及各系统病理生理学。疾病概论所包含的内容是关于各种疾病的普遍规律性问题,如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疾病时稳态(homeostasis)调节的紊乱及其规律,疾病的转归等。基本病理过程是指不同器官、系统在许多不同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病理变化,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炎症、播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等。各系统病理生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各系统的许多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常见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例如心血管系统的心力衰竭,呼吸系统的呼吸衰竭,肝胆系统的肝性脑病和黄疸,泌尿系统的肾功能衰竭等。人体系统很多,如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骨骼关节系统等等,病理生理学将不能一一叙述。至于每一种疾病的特殊变化和特殊规律,虽然也属于各系统病理生理学的范围,但病种过多,学时有限,故许多具体疾病的病理生理学问题,将分别在有关学科特别是临床学科教材中论及,或者参考详为论述的专著。
对于医学教育来说,我们的计划和大纲只规定了必要的病理生理学部分内容。包括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和各系统理生理学等共十六章,这都是重要的内容,属于病理生理学的基本理论,也是进一步深造的基础。
能过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员对所学的内容,掌握基本概念、各种病理生理过程是怎样发生和发展的,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哪些主要的功能和代谢变化,这些变化是怎样产生的,并能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对具体疾病的病理生理学问题进行分析综合,为临床医学、军事医学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 病理生理学的内容《病理生理学》
- 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病理生理学》
- 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病理生理学》
- 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儿科学》
- 病理生理诊断《心脏病学》
- 病理生理和病理解剖学变化《儿科学》
- 病理特征《动脉粥样硬化》
- 病理生理变化《普通外科学》
- 病理条件下的肺血流分布不均《急诊医学》
- 病理生理《普通外科学》
- 病理性骨折《病理学》
- 病理生理《儿科学》
- 病理性呼吸者《物理诊断学》
- 病理生理《急诊医学》
- 病理性简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病理生理《急诊医学》
- 病理性脉象《中医诊断学》
- 病理生理《临床营养学》
- 病理性因素《中医基础理论》
- 病理全息与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病理性赘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病理情况《药理学》
- 病理性自身免疫发生机制《医学免疫学》
- 病理类型《普通外科学》
- 病理学《中国医学通史》
- 病理及病理生理《儿科学》
- 病理学合参卷二《止园医话》
- 病理反射《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病理优势情感《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病理反射《物理诊断学》
- 病理与病理生理学《临床营养学》
《病理生理学》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疾病概论
- 第三章 缺氧
- 第四章 发热
- 第一节 发热的概念
- 第二节 发热的原因和机制
- 第三节 发热的时相及其热代谢特点
- 第四节 发热机体的主要机能和代谢改变
- 第五节 发热的生物学意义
- 第六节 发热的处理原则
- 第五章 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 第六章 酸碱平衡紊乱
- 第一节 正常平衡的调节
- 第二节 平衡失调的检测指标
- 第三节 酸中毒
- 第四节 碱中毒
- 第五节 混合型酸碱平衡障碍
- 第六节 需要明确的几个基本概念
- 第七章 水肿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常见水肿类型的特点和发病机制
- 第八章 应激
- 第九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第十章 休克
- 第一节 休克的概念
- 第二节 休克的原因和分类
- 第三节 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
- 第四节 各型休克的特点
- 第五节 休克的防治原则
- 第十一章 缺血与再灌注损伤
- 第十二章 心力衰竭及高血压
- 第一节 心力衰竭的原因和诱因
-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分类
- 第三节 心功能不全发病过程中机体的代偿活动
- 第四节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 第五节 心力衰竭时机体的机能和代谢变化
- 第六节 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则
- [附]:高血压
- 一、高血压的分类
- 二、高血压的原因和机制
- 三、高血压时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 四、高血压的防治原则
- 第十三章 呼吸衰竭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 第一节 呼吸衰竭的病因
- 第二节 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 第三节 呼吸衰竭时机体的主要机能代谢变化
- 一、气体代谢变化
- (一)PaO[XB]2[/XB]下降PaCO[XB]2[/XB]上升,二者成一定比例关系
- (二)PaO[XB]2[/XB]下降而Paco[XB]2[/XB]变动不大
- (三)PaO[XB]2[/XB]下降,Paco[XB]2[/XB]升高,二者变化不成一定比例关系
- (四)Pao[XB]2[/XB]下降,Paco[XB]2[/XB]也明显下降
- 二、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
- 三、呼吸系统变化
- 四、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 五、循环系统变化
- 六、肾功能变化
- 七、胃肠道变化
- 第四节 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
- [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 第十四章 肾功能不全
- 第一节 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
- 第二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 第三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 一、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机体的机能及代谢变化
- 第四节 尿毒症
- 第十五章 肝脏病理生理学
- 第一节 肝功能不全
- 一、物质代谢的改变
- 二、血清酶的改变
- 三、生物转化和排泄功能的变化
- 四、肝性脑病(肝性昏迷)
- 第二节 黄 疸
- 一、黄疸的概念
- 二、胆色素的正常代谢
- 三、胆色素代谢障碍的基本环节及各型黄疸胆色素代谢的特点
- 第三节 肝性肾功能不全(肝肾综合征)
- 第十六章 死亡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