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血小板计数

《常用化验值及意义》书籍目录

『标本采集』

采手指血20ul,注入盛有血小板稀释液0.38ml试管内,立即混匀。

『正常值范围』

100—300*109/L或10—30万/mm3。换算成SI单位因数:0.001。

『临床意义』

1、增加:生理性有运动或进餐后,病理性有急性失血,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早期,骨髓纤维化,淋巴网状细胞瘤,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炎或肾病综合症,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疾病,淀粉样变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化脓性感染,脾切除后,肾移植发生排斥反应时。

2、减少:生理性有妇女月经期;病理性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淋巴肉瘤,骨髓纤维化,何杰氏病,结核病,骨髓癌移植,坏血病,恶性贫血肝炎,部分巨幼红细胞贫血,严重感染,苯、砷、金制成中毒,放射线及过度镭照射,抗癌药,抗甲状腺药,噻嗪类利尿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进行体外循环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巨大血管瘤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常用化验值及意义》书籍目录
  1. 血小板计数《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2. 血小板计数《临床基础检验学》
  3. 血小板减少《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4. 血小板功能异常《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5.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老年百病防治》
  6. 血小板的止血功能《生理学》
  7.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8. 血小板的破坏《生理学》
  9.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10. 血小板《组织学与胚胎学》
  11. 血小板抗原《临床基础检验学》
  12. 血小板《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13. 血小板凝集功能试验《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14. 血象特点《儿科学》
  15. 血小板生理《生理学》
  16. 血陷《中医词典》
  17. 血小板与凝血《生理学》
  18. 血细胞及其功能《生理学》
  19. 血小板增多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0. 血细胞分析仪应用进展《临床基础检验学》
  21. 血小板粘附(或滞留)功能《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22.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参数的临床意义《临床基础检验学》
  23. 血小板粘附和聚集《病理生理学》
  24. 血细胞发生过程的形态演变《组织学与胚胎学》
  25. 血小板粘附与聚集《生理学》
  26. 血细胞的破坏《生理学》
  27. 血泄《中医名词词典》
  28. 血细胞大量破坏《病理生理学》
  29. 血泄《中医词典》
  30. 血吸虫病《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31. 血心痛《中医词典》

《常用化验值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