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其它促凝物质进入血液

《病理生理学》书籍目录

一定量的羊水、转移的癌细胞或其它异物颗粒进入血液可以通过表面接触使因子Ⅻ活化,从而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急性胰腺炎时,蛋白酶进入血液能促使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毒蛇咬伤时,某些蛇毒如蝰蛇的蛇毒含有一种蛋白酶,它可直接水解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响尾蛇的蛇毒可直接使纤维蛋白原凝固。抗原抗体反应也可以引起DIC,这可能是抗原抗体复合物能激活因子Ⅻ或损伤血小板引起血小板聚集并释放促凝物质(如血小板因子等)所致。补体的激活在DIC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人发现,给正常动物静脉注射内毒素后,出现动脉血压下降,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减少;但如事先耗竭动物的补体,然后再注射内毒素,则该动物血压改变不明显,DIC实验室检查的异常变化轻微,存活率比未去除补体的动物高,由此可见补体系统在内毒素引起的的DIC中也起一定的作用。补体系统激活的产物C3a、C5a可引起组织肥大细胞、血液嗜碱性粒细胞的脱颗粒反应,从而释放5-羟色胺、组胺等物质。组胺能使毛细血管、微静脉等部位的血管内皮细胞收缩,内皮细胞之间的裂隙扩大,内皮下的胶原暴露,促使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此外,补体系统激活后C3b还可通过人单核细胞上的C3b受体而使凝血因子Ⅲ的释放增多。补体系统还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血小板释放PF3

上述各种所致DIC的机制如图9-3所示。它们常常综合或相继起作用。

DIC的发病机制

图9-3 DIC的发病机制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病理生理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病理生理学》书籍目录
  1. 其它促凝物质进入血液《病理生理学》
  2. 其它常用检查《泌尿外科学》
  3. 其它单糖的酵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4. 其它不自主运动《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5. 其它蛋白质类标志物《临床生物化学》
  6. 其它病理性结晶《临床基础检验学》
  7. 其它动物的选择与应用《实验动物科学》
  8. 其它病毒性胃肠炎《传染病》
  9. 其它方法《临床生物化学》
  10. 其它必需微量元素《临床营养学》
  11. 其它关节疾病《放射诊断学》
  12. 其它孢子虫《人体寄生虫学》
  13. 其它具有安神功效的药物《中药学》
  14. 其它RNA分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5. 其它具有补虚药功效的药物《中药学》
  16. 其它《人体解剖学》
  17. 其它具有化湿功效的药物《中药学》
  18. 其它《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19. 其它具有化痰止咳平喘功效的药物《中药学》
  20. 其它《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1. 其它具有活血祛瘀功效的药物《中药学》
  22. 其它《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3. 其它具有开窍功效的药物《中药学》
  24. 其它《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5. 其它具有利水渗湿作用的药物《中药学》
  26. 其它《医学免疫学》
  27. 其它具有清热功效的药物《中药学》
  28. 其他组织移植《外科学总论》
  29. 其它具有驱虫功效的药物《中药学》
  30. 其他自身抗体的检测《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31. 其它具有祛寒功效的药物《中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