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疾病时的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异常

《病理生理学》书籍目录

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称为症状(symptom),如疼痛,不适,畏寒等;异常变化引起的现象如能用体格检查的方法检出,就称为体征(sign),例如心脏杂音,肺部罗音,血压升高,反射异常等。但是也应当注意,有的疾病,特别是在某些疾病的早期,也可以不伴有症状和体征。据调查,成年人大多都有动脉粥硬化,但其中只有少数人出现临床症状;许多早期癌症的患者也可以毫无主观症状和容易察见的体征。但如果对这些无症状患者进行相应的实验或特殊检查,往往能够发现异常变化。因此,对某些疾病如恶性肿瘤、动脉粥硬化、血吸虫病等在一范围内进行普查,以求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社会行为(socialbehavior),就是指劳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等一切作为社会成员的活动,其中,劳动是最重要的。疾病时的各种异常变化,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能力,从劳动力减退直至完全丧失劳动力,从暂时的缺勤直至长期或终生不能参加工作。在劳动力受影响的同时,其他社会行为也将受到影响,如不能参加正常的社交活动、文娱活动和旅游活动等,甚至不能自理生活。某些精神病患者除了丧失劳动和不能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以外,还可能进行犯罪活动,这也是社会行为异常的一种表现。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病理生理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病理生理学》书籍目录
  1. 疾病时的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异常《病理生理学》
  2. 疾病时的损害和抗损害反应《病理生理学》
  3. 疾病时血浆蛋白质变化的图谱特征《临床生物化学》
  4. 疾病命名《中医外科学》
  5. 疾病时自稳调节的紊乱《病理生理学》
  6. 疾病流行的强度《流行病学》
  7. 疾病统计《预防医学》
  8. 疾病监测《预防医学》
  9. 疾病预防《中国医学通史》
  10. 疾病监测《流行病学》
  11. 疾病预防《中医儿科学》
  12. 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病理生理学》
  13. 疾病预防《中医儿科学》
  14. 疾病符号的分布及其意义《百病自测》
  15. 疾病预防《中医儿科学》
  16. 疾病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原因《预防医学》
  17. 疾病在各国间的分布《预防医学》
  18. 疾病方一十六道《温热暑疫全书》
  19. 疾病在国家内的分布《预防医学》
  20. 疾病多生于夏《友渔斋医话》
  21. 疾病诊断《中医诊断学》
  22. 疾病的自然史《预防医学》
  23. 疾病种类《实验动物科学》
  24. 疾病的转归《病理生理学》
  25. 疾而徐则虚《中医词典》
  26. 疾病的转归《中医基础理论》
  27. 疾法《中医词典》
  28. 疾病的治疗《中国医学通史》
  29. 疾风《中医词典》
  30. 疾病的诊断《中国医学通史》
  31. 疾高而内《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