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一)水肿的有利效应
1.因为当血容量迅速增长时,大量液体及时转移到组织间隙中,可防止循环系统压力急剧上升,从而减免引起血管破裂和急性心力衰竭的危险。故可把水肿看成人体调节血容量的一种重要“安全阀”。
2.炎症性水肿的有利效应 炎症性水肿至少有下列保护效应:①水肿液能稀释毒素;②水肿液的大分子物质能吸附有害物质,阻碍其入血;③水肿液中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之后,在组织间隙中形成网状物或堵塞淋巴管腔,能阻碍细菌扩散,又有利于吞噬细胞游走;④通过渗出液可把抗体或药物运输至炎症灶。
3.水肿对某些病灶的可能有利效应传统上认为水肿液的积聚可引起组织、细胞的营养不足。但在特定条件下,例如对缺血(因血管内血栓形成)的组织(例如在冻伤时),水肿液的短时间积聚,在某种程度上起着营养液的作用,可能延缓组织坏死和有利于细胞修复。
(二)水肿的有害效应
1.水肿造成细胞组织的营养不良水肿液大量积聚使组织间隙扩大,可致细胞与毛细血管的距离延长,增加了营养物质向细胞弥散的距离。受骨壳或坚实包膜限制的器官或组织,急速发展的重度水肿可压迫微血管,使营养血流减少;慢性水肿促进水肿区纤维化,对血管也有压迫作用,可引起水肿区细胞营养不良,以致皮肤容易发生溃疡,伤口难以修复。水肿区对感染的抵抗力下降,易合并感染。
2.水肿对器官组织机能活动的影响 水肿对器官组织机能活动的影响,视水肿发展速度及程度而定。急速发展的重度水肿,因来有及适应或代偿,故比绶慢发展的水肿引起更加严重的机能障碍。更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器官组织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例如严重肢体水肿对整个生命活动无大妨碍;但咽部尤其声门的水肿,则可引起气道阻塞甚至窒息致死。此外,各种器官组织发生水肿时,将引起各自的特殊机能的活动紊乱或减弱。例如肠粘膜水肿引起消化吸收障碍和腹泻;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升高、脑疝及脑功能紊乱。

- 水肿对机体的影响《病理生理学》
- 水肿的原因和机制《病理学》
- 水肿发病的基本因素《病理生理学》
- 水肿的概念《病理生理学》
- 水肿方《医学三字经》
- 水肿的病变《病理学》
- 水肿方一十三首《外台秘要》
- 水肿的表现特征《病理生理学》
- 水肿腹大遍身浮肿《奇效简便良方》
- 水肿从脚起候《诸病源候论》
- 水肿睾丸《儒门事亲》
- 水肿从脚起方四首《外台秘要》
- 水肿蛊胀《急救广生集》
- 水肿部《本草易读》
- 水肿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 水肿病《备急千金要方》
- 水肿候《诸病源候论》
- 水肿伴随症状辨病《常见病自测》
- 水肿简便方《幼幼集成》
- 水肿(诸肿胀附)《幼科释谜》
- 水肿解《儿科萃精》
- 水肿(杂肿 四肢肿 石水)《针灸资生经》
- 水肿咳逆上气《圣济总录》
- 水肿(一)《凌临灵方》
- 水肿咳逆上气候《诸病源候论》
- 水肿(方五首)##《备急千金要方》
- 水肿论《医门法律》
- 水肿(二)《凌临灵方》
- 水肿论《婴童类萃》
- 水肿《病理学》
- 水肿脉浮大沉细论《三指禅》
《病理生理学》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疾病概论
- 第三章 缺氧
- 第四章 发热
- 第一节 发热的概念
- 第二节 发热的原因和机制
- 第三节 发热的时相及其热代谢特点
- 第四节 发热机体的主要机能和代谢改变
- 第五节 发热的生物学意义
- 第六节 发热的处理原则
- 第五章 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 第六章 酸碱平衡紊乱
- 第一节 正常平衡的调节
- 第二节 平衡失调的检测指标
- 第三节 酸中毒
- 第四节 碱中毒
- 第五节 混合型酸碱平衡障碍
- 第六节 需要明确的几个基本概念
- 第七章 水肿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常见水肿类型的特点和发病机制
- 第八章 应激
- 第九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第十章 休克
- 第一节 休克的概念
- 第二节 休克的原因和分类
- 第三节 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
- 第四节 各型休克的特点
- 第五节 休克的防治原则
- 第十一章 缺血与再灌注损伤
- 第十二章 心力衰竭及高血压
- 第一节 心力衰竭的原因和诱因
-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分类
- 第三节 心功能不全发病过程中机体的代偿活动
- 第四节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 第五节 心力衰竭时机体的机能和代谢变化
- 第六节 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则
- [附]:高血压
- 一、高血压的分类
- 二、高血压的原因和机制
- 三、高血压时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 四、高血压的防治原则
- 第十三章 呼吸衰竭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 第一节 呼吸衰竭的病因
- 第二节 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 第三节 呼吸衰竭时机体的主要机能代谢变化
- 一、气体代谢变化
- (一)PaO[XB]2[/XB]下降PaCO[XB]2[/XB]上升,二者成一定比例关系
- (二)PaO[XB]2[/XB]下降而Paco[XB]2[/XB]变动不大
- (三)PaO[XB]2[/XB]下降,Paco[XB]2[/XB]升高,二者变化不成一定比例关系
- (四)Pao[XB]2[/XB]下降,Paco[XB]2[/XB]也明显下降
- 二、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
- 三、呼吸系统变化
- 四、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 五、循环系统变化
- 六、肾功能变化
- 七、胃肠道变化
- 第四节 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
- [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 第十四章 肾功能不全
- 第一节 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
- 第二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 第三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 一、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机体的机能及代谢变化
- 第四节 尿毒症
- 第十五章 肝脏病理生理学
- 第一节 肝功能不全
- 一、物质代谢的改变
- 二、血清酶的改变
- 三、生物转化和排泄功能的变化
- 四、肝性脑病(肝性昏迷)
- 第二节 黄 疸
- 一、黄疸的概念
- 二、胆色素的正常代谢
- 三、胆色素代谢障碍的基本环节及各型黄疸胆色素代谢的特点
- 第三节 肝性肾功能不全(肝肾综合征)
- 第十六章 死亡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