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心血系统的常见畸形

《组织学与胚胎学》书籍目录

心血管系统发生过程的变化较大,因而先天性畸形的发生也较多见,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最常见的为卵圆孔未闭,可因下列原因产生:①卵圆孔瓣出现许多穿孔;②原发隔在形成继发孔时过度吸收,形成短的卵圆孔瓣,不能完全遮盖卵圆孔;③继发隔发育不全,形成异常大的卵圆孔,正常发育的原发隔形成卵圆孔瓣未能完全关闭卵圆孔;④原发隔过度吸收,同时继发隔又形成大的卵圆孔,导致更大的房间隔缺损(图24-13)。此外,心内膜垫发育不全,原发隔不能与其融合,也可造成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右面观)

图24-13 房间隔缺损(右面观)

2.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有室间隔膜性缺损和室间隔肌性缺损两种情况。膜性室间隔缺损较为常见,是由于心内膜垫组织扩展时不能与球嵴和室间隔肌部融合所致。肌性室间隔缺损较为少见,是由于心内膜垫组织扩展时不能与球嵴和室间隔肌部融合所致。肌性室间隔缺损较为少见,是由于肌性隔形成时心肌膜组织过度吸收所造成,可出现在肌性隔的各个部位,呈单发性或多发性。

3.动脉干分隔异常

(1)主动脉和肺动脉错位:主动脉和肺动脉发生中相互错位,以致主动脉位于肺动脉的前面,由右心室发出,肺动脉干则由左心室发出。此种畸形发生的原因是在动脉干和心动脉球分隔时,主肺动脉隔不呈螺旋方向,而成直隔的原故。常伴有隔缺损或动脉导管开放,使肺循环和体循环之间出现多处直接交通(图24-14)。

主动脉和肺动脉错位

图24-14 主动脉和肺动脉错位

(2)主动脉或肺动脉狭窄:由于动脉干分隔时不均等,以致形成一侧动脉粗大,另一侧动脉狭小,即肺动脉或主动脉狭窄。此时的主肺动脉隔常不与室间隔成一直线生长,因而还易造成室间隔膜部缺损,较大的动脉(主动脉或肺动脉)骑跨在膜的缺损部。

(3)肺动脉狭窄(或右心室出口处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大:又称为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图24-15)。这种畸形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动脉干分隔不均,致使肺动脉狭窄和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造成右心室肥大,粗大的主动脉向右侧偏移而骑跨在室间隔缺损处。

 法洛四联症

图24-15 法洛四联症

4.动脉导管未闭 此种畸形多见于女性,约为男性的2~3倍。发生原因可能是由于出生后的动脉导管壁肌组织不能收缩所致。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组织学与胚胎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组织学与胚胎学》书籍目录
  1. 心血系统的常见畸形《组织学与胚胎学》
  2. 心血管中枢《生理学》
  3. 心血系系疾病的动物模型《实验动物科学》
  4. 心血管系统药理实验中的选择与应用《实验动物科学》
  5. 心血虚《中医名词词典》
  6.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史特点《心脏病学》
  7. 心血虚《中医词典》
  8. 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国医学通史》
  9. 心血虚不得卧《中医词典》
  10. 心血管系统核医学《物理诊断学》
  11. 心血虚不得卧《症因脉治》
  12.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组织学与胚胎学》
  13. 心血瘀阻《中医词典》
  14. 心血管系统的变化《病理生理学》
  15. 心演《中医词典》
  16. 心血管系统的变化《病理生理学》
  17. 心阳《中医名词词典》
  18. 心血管系统《核、化学武器损伤》
  19. 心阳《中医词典》
  20. 心血管内科病历《病历书写规范》
  21. 心阳盛《中医词典》
  22. 心血管疾病中的心理社会问题《医学心理学》
  23. 心阳虚《中医名词词典》
  24. 心血管疾病《病理学》
  25. 心阳虚《中医词典》
  26. 心血管机能改变《病理生理学》
  27. 心痒《金针秘传》
  28.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生理学》
  29. 心移热于小肠《中医名词词典》
  30. 心血管反射的中枢整合型式《生理学》
  31. 心遗《中医词典》

《组织学与胚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