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肝的淋巴和神经
肝产生大量淋巴,胸导管内的淋巴有25%~50%来自肝。肝淋巴管分布于被膜内和小叶间管道周围。肝小叶内无淋巴管。肝的淋巴主要来自窦周隙的血浆。窦周隙的血浆从小叶中央流向周边,在小叶边缘沿血管周围间隙流至小叶间结缔组织内,继而被吸收入淋巴管,形成淋巴,故肝淋巴富含蛋白质。当肝细胞坏死或胆道阻塞时,胆汁溢入窦周隙,肝淋巴也含胆汁成分。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随血管入肝并分支,在门管区的血管周形成神经丛,神经末梢穿入管壁内终止于平滑肌细胞,调节血管的舒缩及肝内血流量。在某些动物还发现部分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穿入肝小叶,行于窦周隙内,其终末附于肝细胞和贮脂细胞上,可能参与调节这些细胞的功能活动。此外,肝内也有感觉神经末梢,主要分布在被膜和小叶间结缔组织内,司痛觉。

- 肝的淋巴和神经《组织学与胚胎学》
- 肝疸《中医词典》
- 肝的生物转化功能《临床生物化学》
- 肝胆郁《中医词典》
- 肝的再生《组织学与胚胎学》
- 肝胆虚症《正体类要》
- 肝疔《中医词典》
- 肝胆系统疾病《临床营养学》
- 肝动脉《临床肝移植》
- 肝胆系统《消化病学》
- 肝动脉异常《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肝胆湿热《中医词典》
- 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营养学》
- 肝胆湿热《中医名词词典》
- 肝豆状核变性《基因与疾病》
- 肝胆木气药《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肝豆状核变性《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肝胆俱实《中医词典》
- 肝豆状核变性《神经病学》
- 肝胆结石《老年百病防治》
-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氏病)《临床营养学》
- 肝胆火《校注医醇剩义》
- 肝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及排泄《临床生物化学》
- 肝胆固醇的来源及释放途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肝恶风《中医名词词典》
- 肝胆部《脉经》
- 肝恶风《中医词典》
- 肝胆病证《中医内科学》
- 肝发淋症《中医词典》
- 肝虫病《中医词典》
- 肝风《中医词典》
《组织学与胚胎学》
- 组织学
- 第一章 组织学绪论
- 一、组织学发展概况及研究内容与意义
- 二、组织学研究方法
- (一)一般光学显微镜术
- (二)几种特殊显微镜的应用
- (三)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术
- (四)免疫细胞化学术
- (五)同位素示踪术
- (六)原位杂交术
- (七)细胞和细胞化学定量术
- (八)电子显微镜术
- (九)组织培养术
- (十)细胞融合术
- 三、组织学与胚胎学学习方法的几个要点
- 第二章 上皮组织
- 一、被覆上皮
- 二、腺上皮和腺
- 三、上皮组织的更新和再生
- 第三章 结缔组织
- 第四章 软骨和骨
- 第五章 血液和血细胞发生
- 第六章 肌组织
- 第七章 神经组织
- 第八章 循环系统
- 第九章 免疫系统
- 第十章 皮肤
- 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
- 第十二章 消化管
- 一、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 二、口腔
- 六、小肠
- 七、大肠
- 八、消化管的淋巴组织及其免疫功能
- 九、胃肠的内分泌细胞
- 十、消化管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 第十三章 消化腺
- 第十四章 呼吸系统
- 第十五章 泌尿系统
- 第十六章 男性生殖系统
- 第十七章 女性生殖系统
- 第十八章 眼和耳
- 胚胎学
- 第十九章 胚胎学绪论
- 第二十章 人体胚胎学总论
- 第二十一章 颜面、颈和四肢的发生
- 第二十二章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
- 一、消化系统的发生
- 二、呼吸系统的发生
- 第二十三章 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
- 第二十四章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 一、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 二、心脏的发生
- 三、弓动脉的演变
- 四、胎儿血液循环和出生后血液循环的变化
- 五、心血系统的常见畸形
- 第二十五章 神经系统的发生
- 第二十六章 眼和耳的发生
- 第二十七章 先天性畸形和致畸
- 一、先天畸形的发生概况和分类
- 二、先天畸形的发生原因
- 三、胚胎的致畸敏感期
- 四、先天畸形的预防、宫内诊断和宫内治疗
- 主要阅读书目和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