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一)气管

《组织学与胚胎学》书籍目录

气管管壁分粘膜、粘膜下层和外膜三层(图14-4)。

人气管

图14-4 人气管 HE×100

1.粘膜 表面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基细胞、刷细胞和弥散的神经内分泌细胞等组成(图14-5).纤毛细胞呈柱状,游离面有纤毛,每个细胞约有300根,核卵圆形,位于细胞中部。纤毛向咽侧呈快速摆动,将粘液及附于其上的尘粒,细菌等异物推向咽部被咳出,故纤毛细胞有净化吸入空气的重要作用(图14-6)。杯状细胞也甚多,其结构与肠道上皮的杯状细胞相似,顶部胞质内含大量粘原颗粒,细胞分泌的粘蛋白(mucin)是一种大分子糖蛋白,它与管壁内腺体的分泌物在上皮表面共同构成一道粘液性屏障,粘附吸入空气中的异物,溶解吸入的SO2、CO等有害气体,随粘液咳出。基细胞呈锥形,位于上皮深部,是一种未分化的细胞,有增殖和分化能力,可分化形成前述两种细胞。

气管上皮超微结构模式图

图14-5 气管上皮超微结构模式图

 大鼠气管上皮扫描电镜像

图14-6 大鼠气管上皮扫描电镜像

C纤毛(白求恩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供图)

刷细胞(brush cell)呈柱状,游离面有许多排列整齐的微绒毛,形如刷状。刷细胞的功能尚不清楚,可能有一定吸收作用。细胞顶部可见基粒,因此认为它可能是一种未成熟的纤毛细胞。有的刷细胞基部可见与传入纤维构成的突触,故它还可能有感受刺激的功能。气管及其以下分支的导气部管壁上皮内还有弥散的神经内分泌细胞,细胞呈锥体形,散在于上皮深部,胞质内有许多致密核心颗粒,故又称小颗粒细胞(small granule cell)。免疫细胞化学研究证明,细胞内含有多种胺类或肽类物质,如5-羟色胺、蛙皮素、降钙素、脑啡肽等,分泌物可能通过旁分泌作用,或经血液循环,参与调节呼吸道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和腺的分泌。

固有层结缔组织中的弹性纤维较多,使管壁具有一定弹性。固有层内也常见淋巴组织,它与消化管管壁内的淋巴组织一样,也有免疫性防御功能。浆细胞分泌的IgA与上皮细胞产生的分泌片结合形成分泌性IgA,释放入管腔内,可抑制细菌繁殖和病毒复制,减弱内毒素的有害作用。

2.粘膜下层 为疏松结缔组织,与固有层和外膜无明显分界。粘膜下层除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外,还有较多混合性腺。

3.外膜 为疏松结缔组织,较厚,主要有16~20个“C”形透明软骨环构成管壁支架,软骨环之间以弹性纤维组成的膜状韧带连接,使气管保持通畅并有一定弹性。软骨环的缺口朝向气管后壁,缺口处有弹性纤维组成的韧带和平滑肌束。咳嗽反射时平滑肌收缩,使气管腔缩小,有助于清除痰液。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组织学与胚胎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组织学与胚胎学》书籍目录
  1. 气管《组织学与胚胎学》
  2. 气管《物理诊断学》
  3. 气管 颈部大血管及食管创伤的处理原则《普通外科学》
  4. 气关《中医词典》
  5. 气管、支气管《耳鼻咽喉外科学》
  6. 气乖有三《医碥》
  7. 气管、支气管断裂伤的X线检查与诊断《急诊医学》
  8. 气臌秘方《华佗神方》
  9. 气管、支气管异物《急诊医学》
  10. 气臌《傅青主男科》
  11. 气管、支气管异物《放射诊断学》
  12. 气臌《中医名词词典》
  13. 气管插管术《基础护理学》
  14. 气鼓血鼓《推拿抉微》
  15. 气管创伤的X线检查《急诊医学》
  16. 气鼓脉弦数论《三指禅》
  17. 气管创伤的X线检查《急诊医学》
  18. 气鼓解《素灵微蕴》
  19. 气管和支气管《人体解剖学》
  20. 气鼓法《中医词典》
  21. 气管颈段《人体解剖学》
  22. 气鼓部《本草易读》
  23. 气管内插管术《外科学总论》
  24. 气鼓《医学摘粹》
  25. 气管切开术《耳鼻咽喉外科学》
  26. 气鼓《医学摘粹》
  27. 气管胸段及主支气管《人体解剖学》
  28. 气鼓《中医词典》
  29. 气管异物《家庭医学百科-自救互救篇》
  30. 气鼓《四圣心源》
  31. 气管异物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组织学与胚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