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神经节和周围神经的发生
1.神经节的发生神经节起源于神经嵴。神经嵴细胞向两侧迁移,分列于神经管的背外侧并聚集成细胞团,分化为脑神经节和脊神经节。这些神经节均属感觉神经节。神经嵴细胞首先化化为成神经细胞和卫星细胞,再由成神经细胞分化为感觉神经细胞。成神经细胞最先长出两个突起,成为双极神经元,由于细胞体各面的不均等生长,使两个突起的起始部逐渐靠拢,最后合二为一,于是双极神元变成假单极神经元。卫星细胞是一种神经胶质细胞,包绕在神经元胞体的周围。神经节周围的间充质分化为结缔组织的被膜,包绕整个神经节。
位于胸段的神经嵴,有部分细胞迁至背主动脉的背外铡,形成两列节段性排列的神经节,即交感神经节。这些神经节借纵行的神经纤维彼此相连,形成两条纵行的交感链。节内的部分细胞迁至主动脉腹侧,形成主动脉前交感神经节。节中的神经嵴细胞首先分化为交感成神经细胞(sympathetic neuroblast),再由此分化为多极的交感神经节细胞。节中的另一部分神经嵴细胞分化为卫星细胞。交感神经节的外周也有由间充质分化来的结缔组织被膜(图25-9)。
副交感神经节的起源问题尚有争议。有人认为副交感神经节中的神经细胞来自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基即神经管,也有人认为来源于脑神经节中的成神经细胞。
图25-9 交感神经节及肾上腺髓质的发生
2.周围神经的发生周围神经由感觉神经纤维和运动神经纤维构成,神经纤维由神经细胞的突起和施万细胞构成。感觉神经纤维中的突起是感觉神经节细胞的周围突;躯体运动神经纤维中的突起是脑干及脊髓灰质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内脏运动神经的节前纤维中的突起是脊髓灰质侧角和脑干内脏运动核中神经元的轴突,节后纤维则是植物神经节节细胞的轴突。施万细胞由神经嵴细胞分化而成,并与发生中的轴突或周围突同步增殖和迁移。施万细胞与突起相贴处凹陷,形成一条深沟,沟内包埋着轴突。当沟完全包绕轴突时,施万细胞与轴突间形成一扁系膜。在有髓神经纤维,此系膜不断增长并不断环绕轴突,于是在轴突外周形成了由多层细胞膜环绕而成的髓鞘。在无髓神经纤维,一个施万细胞与多条轴突相贴,并形成多条深沟包绕轴突,也形成扁平系膜,但系膜不环绕,故不形成髓鞘。

- 神经节和周围神经的发生《组织学与胚胎学》
- 神经节、脊髓、大脑皮质和小脑皮质的结构《组织学与胚胎学》
- 神经精神药理学受体结合实验的临床意义《医院药学》
- 神经胶质细胞《组织学与胚胎学》
- 神经科疾病理疗《理疗学》
- 神经胶质《人体解剖学》
- 神经科临床的各种辅助检查《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神经检查及辅助检查《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神经梅毒《神经病学》
- 神经疾病的护理《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神经梅毒与艾滋病《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神经肌肉性疾病的生物化学《临床生物化学》
- 神经免疫内分泌调节环路《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神经肌肉传递障碍《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神经免疫内分泌学的发展简史《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神经肌肉病变《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神经免疫内分泌学引论《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神经和内分泌(或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控《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神经末梢《组织学与胚胎学》
- 神经管和神经嵴的发生和早期分化《组织学与胚胎学》
- 神经母细胞瘤《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神经官能症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神经母细胞瘤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生理学》
- 神经内分泌系统《核、化学武器损伤》
- 神经根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神经内分泌肿瘤免疫细胞化学《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神经放射线检查《神经病学》
- 神经内科病历《病历书写规范》
- 神经对免疫功能的作用《生理学》
- 神经内泌对免疫系统的调节《医学免疫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 组织学
- 第一章 组织学绪论
- 一、组织学发展概况及研究内容与意义
- 二、组织学研究方法
- (一)一般光学显微镜术
- (二)几种特殊显微镜的应用
- (三)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术
- (四)免疫细胞化学术
- (五)同位素示踪术
- (六)原位杂交术
- (七)细胞和细胞化学定量术
- (八)电子显微镜术
- (九)组织培养术
- (十)细胞融合术
- 三、组织学与胚胎学学习方法的几个要点
- 第二章 上皮组织
- 一、被覆上皮
- 二、腺上皮和腺
- 三、上皮组织的更新和再生
- 第三章 结缔组织
- 第四章 软骨和骨
- 第五章 血液和血细胞发生
- 第六章 肌组织
- 第七章 神经组织
- 第八章 循环系统
- 第九章 免疫系统
- 第十章 皮肤
- 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
- 第十二章 消化管
- 一、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 二、口腔
- 六、小肠
- 七、大肠
- 八、消化管的淋巴组织及其免疫功能
- 九、胃肠的内分泌细胞
- 十、消化管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 第十三章 消化腺
- 第十四章 呼吸系统
- 第十五章 泌尿系统
- 第十六章 男性生殖系统
- 第十七章 女性生殖系统
- 第十八章 眼和耳
- 胚胎学
- 第十九章 胚胎学绪论
- 第二十章 人体胚胎学总论
- 第二十一章 颜面、颈和四肢的发生
- 第二十二章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
- 一、消化系统的发生
- 二、呼吸系统的发生
- 第二十三章 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
- 第二十四章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 一、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 二、心脏的发生
- 三、弓动脉的演变
- 四、胎儿血液循环和出生后血液循环的变化
- 五、心血系统的常见畸形
- 第二十五章 神经系统的发生
- 第二十六章 眼和耳的发生
- 第二十七章 先天性畸形和致畸
- 一、先天畸形的发生概况和分类
- 二、先天畸形的发生原因
- 三、胚胎的致畸敏感期
- 四、先天畸形的预防、宫内诊断和宫内治疗
- 主要阅读书目和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