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组织培养术

《组织学与胚胎学》书籍目录

前述几种方法都是取人体或在体(in vivo)实验动物的组织,经固定等处理后,对已死亡的组织进行观察研究的。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或称体外实验(in vitro)则是取活组织或活细胞在体外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成活,进行实验研究。细胞在体外生存必须具有近似体内的生存条件,如充足营养供应,合理的O2与CO2比例,必要的电解质和适宜的渗透压,pH值、温度和湿度等,还需防止微生物污染。组织培养的特点在于可用研究各种理化因子(温度、激素、药物、毒物等)对活细胞的直接影响,并能观察记录(摄影、录像)。组织培养与前述方法结合应用,可研究某种因素对细胞增殖、分化、代谢、运动、吞噬、分泌等影响和调节的动态过程,以及细胞病变、癌变和逆转等机理,获得在体实验难达到的研究目的。

组织培养用液为平衡盐水及血清(小牛血清、胎盘血清等),羊水、腹水、组织浸出液等天然培养基(natural medium)。天然培养基成分复杂,且不稳定。目前广泛应用人工合成培养基(synthetic medium)现有多种商品供应,使用方便,但常仍需补充部分血清等。若仅用合成培养基和已制备好的几种必须因子与激素,称此为无血清培养基(serum-free medium),其成分和含量均是已知的,可精细研究某种因子对细胞的生物效应。

组织培养的方法甚多,常用容器有凹玻片、培养皿、培养瓶、培养板、流动小室等。取组织块贴于瓶底进行培养,可观察从组织块生长迁移出的细胞。取胚胎某器官原基或器官的一部分进行培养,称器官培养(organ culture)。更精细的方法是分离和纯化组织中的某种细胞,使之贴附在瓶底形成单层细胞(图1-18),称此为细胞培养(cell culture)。首次培养的细胞,称原代培养(primary cultrue;细胞增殖而密集再传代培养,称传代培养(subculture)。经长期培养而成的细胞群体,称细胞系(cell line);用细胞克隆(cell clone)或单细胞培养而建成的某种纯细胞群体,称细胞株(cell strain)。它们均可在液氮内长期冻存,供随时应用。现已建成多种肿瘤细胞株,广泛用于实验研究。

体外培养的上皮细胞在相差显微镜下的图像

图1-18 体外培养的上皮细胞在相差显微镜下的图像(北京肿瘤研究所鄂征教授供图)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组织学与胚胎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组织学与胚胎学》书籍目录
  1. 组织培养术《组织学与胚胎学》
  2. 组织领导《预防医学》
  3. 组织配型《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4. 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术《组织学与胚胎学》
  5. 组织器官的辐射效应《核、化学武器损伤》
  6. 组织和器官《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7. 组织切片技术《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8. 组织固定与取材《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9. 组织切片酶标记抗体染色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10. 组织固定免疫复合物的检测《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11. 组织损伤的免疫机制《病理学》
  12. 组织的再生能力《病理学》
  13. 组织损伤机制《医学免疫学》
  14. 组织材料的处理《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15. 组织损伤机制《医学免疫学》
  16. 组织病理《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17. 组织损伤机制《医学免疫学》
  18. 组织病理《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19. 组织细胞的适应《病理生理学》
  20. 组织病理《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21. 组织细胞学方法《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2. 组织病理《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23. 组织细胞增多症《呼吸病学》
  24. 组织保障《预防医学》
  25. 组织细胞增多症X《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6. 组织胞浆菌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7. 组织细胞增生症X《病理学》
  28. 组穴《中医词典》
  29.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因子《药理学》
  30. 组方简易,结构严谨《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31. 组织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生理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