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内分泌部
胰岛(pancreas islet)是由内分泌细胞组成的细胞团,分布于腺泡之间在(图13-4)。成人胰腺约100万个胰岛,约占胰腺体积的1.5%左右,胰尾部的胰岛较多。胰岛大小不一,小的仅由10多个细胞组成,大的有数百个细胞,也可见单个细胞散在于腺泡之间,胰岛细胞呈团索状分布,细胞间有丰富的有孔型毛细血管,细胞释放激素入血。人胰岛主要有A、B、D、PP四种细胞,某些动物的胰岛内还有D1细胞、C细胞等,细胞之间有紧密连接和缝隙连接。HE染色切片中不易区分各种细胞,一些特殊染色法可显示A、B、D三种细胞。近年多用电镜和免疫细胞化学法区分和研究胰岛各种细胞(图13-7,13-8)。
1.A细胞 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20%,细胞体积较大,多分布在胰岛周边部(图13-7)。电镜下可见A细胞内的分泌颗粒较大,呈圆形或卵圆形,颗粒内的致密核芯常偏于一侧,膜与核芯之间在可见一新月形的帽样间隙,内含密度较低的无定形物(图13-8)。A细胞分泌高血糖素(glucagon),故又称高血糖素细胞。高血糖是小分子多肽,它的作用是促进肝细胞内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并抑制糖原合成,故使血糖升高。
图13-8
2.B细胞 数量较多,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70%,主要位于胰岛的中央部(图13-7)。B细胞内的分泌颗粒大小不一,其结构因动物种属而异,人和鼠等的B细胞颗粒内常见杆状或不规则形晶状致密核芯,核芯与膜之间有较宽的清亮间隙(图13-8)。B细胞分泌胰岛素(insulin),故又称胰岛素细胞。胰岛素是含51个氨基酸的多肽,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吸收血液内的葡萄糖作为细胞代谢的主要能量来源,同时也促进肝细胞将葡萄糖合成糖原或转化为脂肪。故胰岛素的作用与高血糖素相反,可使血溏降低。这两种激素的协同作用,使血糖水平保持稳定。若胰岛素的作用与高血糖素相反,可使血糖降低。这两种激素的协同作用,使血糖水平保持稳定。若胰岛发生病变,B细胞退化,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致血溏升高,并从尿中排出,即为糖尿病。胰岛B细胞肿瘤或细胞功能亢进,则胰岛素分泌过多,可导致低血糖症。
3.D细胞 数量少,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5%,D细胞散在于A、B细胞之间,并与A、B细胞紧密相贴(图13-7)细胞间有缝隙连接。D细胞内的分泌颗粒较大,圆形或卵圆形,内容物呈细颗粒状,电子密度低。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somato statin),它以旁分泌方式或经缝隙连接直接作用于邻近的A细胞、B细胞或PP细胞,抑制这些细胞的分泌功能。生长抑素也可进入血循环对其他细胞功能起调节作用。
图13-7 胰岛
A.胰岛三种细胞分布模式图
B.高血糖素免疫细胞化学(PAP法)示胰岛A细胞 ×100
C胰岛素免疫细胞化学(胶体金法)示胰岛B细胞 ×100
4.PP细胞数量很少,除存在于胰岛内,还可见于外分泌部的导管上皮内及腺泡细胞间,胞质内也有分泌颗粒。PP细胞分泌胰多肽(pancreatic polypeptide),它有抑制胃肠运动和胰液分泌以及胆囊收缩的作用。
除以上几种细胞外,某些动物的胰岛内还发现有分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D1细胞,分泌胃泌素的G细胞。有的低等脊椎动物胰岛内还存在一种无分泌颗粒的细胞,称为C细胞,它是一种未分化细胞,可分化为A、B、D等细胞。胰岛细胞中除B细胞外,其他几种细胞也见于胃肠粘膜内,它们的结构也相似,都合成和分泌肽类或胺类物质,故认为胰岛细胞也属APUD系统,并将胃、肠、胰这些性质类似的内分泌细胞归纳称为胃肠胰内分泌系统(gastro-entero-pancreatic endocrinesystem),简称GEP系统。
胰岛内分泌功能也受神经系统的调节,胰岛内可见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末梢。交感神经兴奋,促进A细胞分泌,使血糖升高;副交感神经兴奋,促使B细胞分泌,使血糖降低。

- 内分泌部《组织学与胚胎学》
- 内分泌《基因与疾病》
- 内分泌代谢紊乱《减肥新法与技巧》
- 内泛《中医词典》
- 内分泌功能障碍《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内泛《中医词典》
- 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疾病《眼科学》
- 内烦《中医词典》
- 内分泌激素、神经递质和神经肽胺体《医学免疫学》
- 内烦《中医词典》
- 内分泌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内烦《中医名词词典》
- 内分泌器官简介《人体解剖学》
- 内发丹毒门主论《疡医大全》
- 内分泌调控《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内发丹毒《外科心法要诀》
- 内分泌系统《组织学与胚胎学》
- 内发丹毒《证治准绳·疡医》
- 内分泌系统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生理学》
- 内发丹毒《医宗金鉴》
- 内分泌系统疾病《病理学》
- 内发丹毒《中医词典》
- 内分泌系统疾病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内发丹毒《中医词典》
- 内分泌系统与激素《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内耳眩晕症《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内分泌腺《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内耳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内分泌性突眼《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内耳歌诀《人体解剖学歌诀》
- 内分泌眼球突出症《眼科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 组织学
- 第一章 组织学绪论
- 一、组织学发展概况及研究内容与意义
- 二、组织学研究方法
- (一)一般光学显微镜术
- (二)几种特殊显微镜的应用
- (三)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术
- (四)免疫细胞化学术
- (五)同位素示踪术
- (六)原位杂交术
- (七)细胞和细胞化学定量术
- (八)电子显微镜术
- (九)组织培养术
- (十)细胞融合术
- 三、组织学与胚胎学学习方法的几个要点
- 第二章 上皮组织
- 一、被覆上皮
- 二、腺上皮和腺
- 三、上皮组织的更新和再生
- 第三章 结缔组织
- 第四章 软骨和骨
- 第五章 血液和血细胞发生
- 第六章 肌组织
- 第七章 神经组织
- 第八章 循环系统
- 第九章 免疫系统
- 第十章 皮肤
- 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
- 第十二章 消化管
- 一、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 二、口腔
- 六、小肠
- 七、大肠
- 八、消化管的淋巴组织及其免疫功能
- 九、胃肠的内分泌细胞
- 十、消化管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 第十三章 消化腺
- 第十四章 呼吸系统
- 第十五章 泌尿系统
- 第十六章 男性生殖系统
- 第十七章 女性生殖系统
- 第十八章 眼和耳
- 胚胎学
- 第十九章 胚胎学绪论
- 第二十章 人体胚胎学总论
- 第二十一章 颜面、颈和四肢的发生
- 第二十二章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
- 一、消化系统的发生
- 二、呼吸系统的发生
- 第二十三章 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
- 第二十四章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 一、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 二、心脏的发生
- 三、弓动脉的演变
- 四、胎儿血液循环和出生后血液循环的变化
- 五、心血系统的常见畸形
- 第二十五章 神经系统的发生
- 第二十六章 眼和耳的发生
- 第二十七章 先天性畸形和致畸
- 一、先天畸形的发生概况和分类
- 二、先天畸形的发生原因
- 三、胚胎的致畸敏感期
- 四、先天畸形的预防、宫内诊断和宫内治疗
- 主要阅读书目和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