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人胚胎第15~16天左右,在卵黄囊壁的胚外中胚层内首先出现许多血岛(blood island),它是间充质细胞密集而成的细胞团。血岛中央的游离细胞分化成为原始血细胞(primitive blood cell),即造血干细胞(图24-1)。内皮管不断向外出芽延伸,与相邻血岛形成的内皮管互相融合通连,逐渐形成一个丛状分布的内皮管网。与此同时,在体蒂和绒毛膜的中胚层内也以同样方式形成内皮管网。
图24-1 血岛和血管形成
约在胚胎第18~20天左右,胚体各处的间充质内出现裂隙,裂隙周围的间充质细胞变扁,围成内皮管,它们也以出芽方式与邻近的内皮管融合通连,逐渐形成胚体内的内皮管网。
第3周末,胚外和胚内的内皮管网经过体蒂彼此沟通。起初形成的是一个弥散的内皮管网,分布于胚体内外的间充质中。此后,其中有的内皮管因相互融合及血液汇流而增粗,有的则因血流减少而萎缩或消失。这样便逐渐形成原始心血管系统(primitive cardiovascular system)并开始血液循环(图24-2)。这时的血管在结构上还分不出动脉和静脉,但可以根据它们将来的归属以及与心脏发生的关系而命名,以后在内皮管周围的间充质细胞密集,逐渐分化形成中膜和外膜,并显示出动脉和静脉的结构。
图24-2 原始心血管系统模式图(第4周)
原始心血管系统左右对称,组成该系统的血管包括:
心管:一对,位于前肠腹侧。胚胎发育至第4周时,左右心管合并为一条。
动脉: 背主动脉(dorsal aorta)1对,位于原始肠管的背侧。以后从咽至尾端的左、右背主动脉合并成为一条,沿途发出许多分支。从腹侧发出数对卵黄动脉(vitelline artery),分布于卵黄囊,还有一对脐动脉(umbilical artery)经体蒂分布于绒毛膜。从背侧发出许多成对的节间动脉,从两侧还发出其它一些分支。在胚胎头端还有6对弓动脉(aortic arch),分别穿行于相应的鳃弓内,连接背主动脉与心管头端膨大的动脉囊。
静脉:前主静脉(anterior cardinal vein)1对,收集上半身的血液。后主静脉(posterior cardinal vein)一对,收集下半身的血液。两侧的前、后主静脉分别汇合成左、右总主静脉(common cardinal vein),分别开口于心管尾端静脉窦的左、右角。卵黄静脉(vitelline vein)和脐静脉(umbilical vein)各1对,分别来自卵黄囊和绒毛膜,均回流于静脉窦。

- 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组织学与胚胎学》
- 原始消化管和原始腹膜腔《人体解剖学》
- 原始心脏的形成《组织学与胚胎学》
- 原始人类医疗技术的创造与发明《中国医学通史》
- 原始要终论(螽斯广育)《古今医统大全》
- 原始人类药物的发现和使用《中国医学通史》
- 原胎《研经言》
- 原始人类体质的演变《中国医学通史》
- 原委《张氏医通》
- 原始人类生活方式的演进与医药卫生《中国医学通史》
- 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在电镜水平的应用《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原始人类生产工具与医疗器具《中国医学通史》
- 原位辅助性肝移植《临床肝移植》
- 原始人类及其卫生活动《中国医学通史》
- 原位启动标记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原始人类的寿命《中国医学通史》
- 原位杂交技术在染色体和电镜水平的应用《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原始人类的疾病《中国医学通史》
- 原位杂交技术在染色体铺片的应用《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原始论《麻疹备要方论》
- 原位杂交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的未来与展望《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原始《经络汇编》
- 原位杂交术《组织学与胚胎学》
- 原生论《达摩洗髓易筋经》
- 原位杂交信号显示《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原生《达生编》
-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原生《中医词典》
-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的基本方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原痧《研经言》
-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的由来及发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组织学与胚胎学》
- 组织学
- 第一章 组织学绪论
- 一、组织学发展概况及研究内容与意义
- 二、组织学研究方法
- (一)一般光学显微镜术
- (二)几种特殊显微镜的应用
- (三)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术
- (四)免疫细胞化学术
- (五)同位素示踪术
- (六)原位杂交术
- (七)细胞和细胞化学定量术
- (八)电子显微镜术
- (九)组织培养术
- (十)细胞融合术
- 三、组织学与胚胎学学习方法的几个要点
- 第二章 上皮组织
- 一、被覆上皮
- 二、腺上皮和腺
- 三、上皮组织的更新和再生
- 第三章 结缔组织
- 第四章 软骨和骨
- 第五章 血液和血细胞发生
- 第六章 肌组织
- 第七章 神经组织
- 第八章 循环系统
- 第九章 免疫系统
- 第十章 皮肤
- 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
- 第十二章 消化管
- 一、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 二、口腔
- 六、小肠
- 七、大肠
- 八、消化管的淋巴组织及其免疫功能
- 九、胃肠的内分泌细胞
- 十、消化管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 第十三章 消化腺
- 第十四章 呼吸系统
- 第十五章 泌尿系统
- 第十六章 男性生殖系统
- 第十七章 女性生殖系统
- 第十八章 眼和耳
- 胚胎学
- 第十九章 胚胎学绪论
- 第二十章 人体胚胎学总论
- 第二十一章 颜面、颈和四肢的发生
- 第二十二章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
- 一、消化系统的发生
- 二、呼吸系统的发生
- 第二十三章 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
- 第二十四章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 一、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 二、心脏的发生
- 三、弓动脉的演变
- 四、胎儿血液循环和出生后血液循环的变化
- 五、心血系统的常见畸形
- 第二十五章 神经系统的发生
- 第二十六章 眼和耳的发生
- 第二十七章 先天性畸形和致畸
- 一、先天畸形的发生概况和分类
- 二、先天畸形的发生原因
- 三、胚胎的致畸敏感期
- 四、先天畸形的预防、宫内诊断和宫内治疗
- 主要阅读书目和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