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肢体的发生

《组织学与胚胎学》书籍目录

(一)肢体发生过程

人胚第4周末,胚体左右外侧体壁上先后出现两对小隆起,即上肢芽与下肢芽(anterior and posterior limb bud),它们由深部增殖的中胚层组织和表面外胚层(图21-6)。肢芽逐渐增长变粗,先后出现近端和远端两个收缩环,将每一肢芽分为三段。上肢芽被分为臂、前臂和手,下肢芽被分为大腿、小腿和足。肢体中轴的间充质先形成软骨。继而以软骨内成骨方式形成骨,周围的间充质分化形成肢体的肌群,脊神经向肢体内长入。随着肢体的伸长和关节形成,肢体由最初的向前外侧伸直方位转向体壁弯屈。肢体的手和足起初为扁平的桨板状,而后其远端各出现四条纵行凹沟,手板与足板遂呈蹼状;至第7~8周,蹼膜消失,手指和足趾形成(图21-7)。

 手的形态演变

图21-7 手的形态演变

(二)肢体发生机理的研究

肢体发生于体表,便于实验观察。近年应用鸡胚与两栖类胚胎及幼体进行肢体发生机理的实验研究,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对其它器官发生也有普遍的理论价值。

1.胚胎场现象 若将早期肢芽挖除,其周围组织仍能长出一个正常肢芽;距原肢芽越近的组织发生新肢芽的能力越强,反之则弱。若切除肢芽的1/2或3/4,余部仍能发育为正常肢体。若把一肢芽的中胚层组织控出,填入另一肢芽内,使后者具有双倍的肢芽中胚层,该肢芽仍仅发育为一正常肢体。这些实验结果表明,胚体可形成肢芽的范围比预定发生肢芽的部位要广 。这种能发育形成某种结构的组织场地,称为该结构的胚胎场(embryonic field)。实验还揭示,胚胎场内的细胞有识别自身所在的位置,并调整自身增殖与分化的能力。眼、耳、心脏等的发生也存在胚胎场。

2.胚层间相互作用 早期肢芽的顶部外胚层细胞增殖形成一厚带状结构,称顶外胚层嵴,简称顶嵴(图21-8)。实验证明,顶嵴 是在其下方的中胚层诱导下形成的。如将肢芽中胚层组织移植到胚体体壁其它区域的外胚层下,该外胚层形成顶嵴,进而发育为肢体。如将前肢芽的中胚层挖除,把后肢芽中胚层移入其中,则本应形成前肢的肢芽发育为后肢;反之亦然。这表明肢芽中胚层既诱导顶嵴形成,也决定肢体的形态发育。但顶嵴对肢体的进一步发育也有重要作用,如切去肢芽顶嵴,代之以非肢芽外胚层,则肢芽生长停止。有一种无翼突变鸡种,若在其胚体侧壁局部外胚层下植入正常鸡胚肢芽中胚层,仍无顶嵴出现,不能形成翼,说明局部外胚层对中胚层诱导的反应性是肢芽形成的另一必要因素。顶嵴对肢体远端结构的形成亦起决定作用,如将一个顶嵴移到另一肢芽顶嵴旁边,该肢体最终出现两个远端结构。以上实验表明,肢体的发育形成是中胚层和外胚层相互作用的结果(图21-8)。

肢芽发生示意图

图21-8 肢芽发生示意图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组织学与胚胎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组织学与胚胎学》书籍目录
  1. 肢体的发生《组织学与胚胎学》
  2. 肢肉伤治不可迟《医门补要》
  3. 肢体的水肿辨病《常见病自测》
  4. 肢络《中医词典》
  5. 肢体浮肿《温疫论》
  6. 肢冷泻青不渴为寒宜温药《证治准绳·幼科》
  7. 肢体受寒疼痛可熨以坎离砂及坎离砂制法《医学衷中参西录》
  8. 肢胫《中医词典》
  9. 肢肿《中医词典》
  10. 肢节肿痛治验《卫生宝鉴》
  11. 肢肿如石击之有声《古今医统大全》
  12. 肢节肿痛《中医词典》
  13. 织布法《老年百病防治》
  14. 肢节痛《中医词典》
  15. 栀于豉证十八 阳明六十九《伤寒悬解》
  16. 肢节色见面部《脉诀汇辨》
  17. 栀于香豉证十九 太阳八十九《伤寒悬解》
  18. 肢节烦疼《中医词典》
  19. 栀子《本草纲目》
  20. 肢节《中医词典》
  21. 栀子《雷公炮炙论》
  22. 肢烦口干要诀《华佗神方》
  23. 栀子《千金翼方》
  24. 肢端肥大症和巨人症《内分泌学》
  25. 栀子《长沙药解》
  26. 肢端肥大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7. 栀子《中药炮制》
  28. 《外科证治全书》
  29. 栀子《饮膳正要》
  30. 《中医词典》
  31. 栀子《新修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