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肝细胞的异质性
近些年通过肝细胞超威结构形态计量和生物化学的深入研究,证明肝小叶内的肝细胞有结构和功能的梯度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肝小叶内血流动力以及氧和营养供应的差别,即肝细胞所处的微环境的差异。自肝腺泡的概念被肯定后,肝细胞异质性问题也渐被证实并受到重视。如大鼠肝腺泡Ⅰ带肝细胞的线粒体总体积比Ⅲ带的大,Ⅲ带肝细胞的滑面内质网总面积较Ⅰ带大,Ⅰ带肝细胞的吞饮活动较Ⅲ带的强等。各带肝细胞还表现一定生化功能的异质性,如物质的摄取、合成和代谢以及生物转化和胆汗分泌等方面。肝细胞从血窦摄取物质一般是从肝腺泡Ⅰ带至Ⅲ带递减。Ⅰ带肝细胞以糖原合成和葡萄糖产生为主,Ⅲ带肝细胞则以葡萄糖的利用为主。巴比妥诱导后的细胞色素P450反应主要在Ⅲ带肝细胞,Ⅲ带肝细胞中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也较Ⅰ带高5倍,而硫化结合反应的酶活性则Ⅰ带肝细胞较明显。Ⅰ带和Ⅱ带肝细胞主要参与胆酸的转运和分泌胆盐依赖性胆汁;Ⅲ带肝细胞则主要分泌不依赖胆盐的胆汗,胆盐的转运作用较弱。Ⅰ带和Ⅱ带肝细胞分泌的胆汁量较Ⅲ带的多。
除肝细胞的异质外,肝腺泡内的其他成分也表现一定的差异。如肝腺泡Ⅰ带的血窦窄而弯曲,表面积与腔容积之比较大,内皮细胞的窗孔也较大,故便于物质交换;Ⅲ带的血窦较直而宽,内皮细胞的窗孔小,血流易入中央静脉。肝腺泡Ⅰ带内的枯否细胞体积较大,数量较多,占肝内枯否细胞总数的43%,常首先摄进入肝血窦中的内源性或外源性异物;肝腺泡Ⅱ带和Ⅲ带内的枯否细胞数较少。肝腺泡Ⅰ带的贮脂细胞较多,细胞内含脂滴多;Ⅲ带的贮脂细胞较少,含脂滴也少。

- 肝细胞的异质性《组织学与胚胎学》
- 肝系病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肝细胞的正常代谢功能《临床生物化学》
- 肝系《中医词典》
-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肝吸虫病《消化病学》
-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胆汁分泌综合性障碍《病理生理学》
- 肝胃郁热咯血《轩岐救正论》
-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作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肝胃气痛秘方《华佗神方》
- 肝细胞对胆红素分泌障碍《病理生理学》
- 肝胃气痛《中医词典》
- 肝细胞对胆红素摄取障碍,《病理生理学》
- 肝胃不和《中医词典》
- 肝细胞瘤《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肝胃《凌临灵方》
- 肝细胞膜抗体(Antibodyto the hepatocyte membrane, HMA)的检测《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肝痿《中医词典》
- 肝细胞内胆红素结合障碍《病理生理学》
- 肝为泪《中医词典》
- 肝细胞损伤时的代谢障碍《临床生物化学》
- 肝为刚脏《中医词典》
- 肝细胞损伤时的肝功能检验指标(表10-18)《临床生物化学》
- 肝为刚脏《中医名词词典》
- 肝细胞腺瘤《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肝外感生风《小儿药证直诀》
- 肝下面“H”沟歌诀《人体解剖学歌诀》
- 肝外胆道《人体解剖学》
- 肝纤维化的生化诊断《临床生物化学》
- 肝体阴用阳《中医词典》
- 肝痫《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