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牙的发生
牙的釉质来源于外胚层,其它部分成自中胚层。人胚第6周时,口凹边缘的外胚层组织增生,沿上、下颌形成“U”形的牙板(dental lamina)。牙板向深部中胚层内生长,在上、下颌内先后各形成10个圆形突起,称牙蕾(tooth bud)。牙蕾发育增大,底部内陷为帽状的造釉器(enamel organ),为乳牙的原基(图21-5)
图21-5 牙的发生
A 第8周 B第10周 C第24周 D第24周 E 生后10个月
1.釉质的形成 , 造釉器分化为三部分:①外层为单层立方或扁平细胞组成的外釉上皮;②内层为单层柱状细胞组成的内釉上皮,该柱状细胞称为成釉质细胞(ameblast);③内、外釉上皮之间为有突起的星状细胞组成的釉网(enamel reticulum)。成釉质细胞具有造釉质作用,细胞不断分泌基质,基质钙化后形成釉柱。釉质的形成是从牙冠尖部开始,逐渐向牙颈部扩展。随着釉质增厚,成釉质细胞渐向浅部迁移,最后与外釉上皮相贴,共同组成牙小皮(dental cuticle),覆于牙釉质表面,釉网则退化消失。婴儿出牙时,牙小皮随之消失。
2.牙本质的形成 帽状造釉器凹陷内的间充质称牙乳头(dental papilla)。靠近内釉上皮的间充质细胞分化为一层柱状的成牙质细胞。该细胞在其与内釉上皮相邻面有突起,并在此不断分泌基质,基质钙后即为牙本质。随着牙本质的增厚,成牙质细胞胞体渐向深部迁移。其突起则增长,存留于牙本质小管内,称为牙本质纤维。牙乳头的其余部分分化为牙髓。
3.牙骨质的形成造釉器和牙乳头周围的间充质先形成结缔组织的牙囊(dental sac),然后分化为牙骨质和牙周膜。
在乳牙原基发生的同时,牙板还形成恒牙原基,其体积小,分化发育晚。恒牙的形成过程与乳牙相同。

- 牙的发生《组织学与胚胎学》
- 牙床肿痛《明医杂着》
- 牙疔《中医词典》
- 牙床《中医词典》
- 牙疔《喉舌备要秘旨》
- 牙齼《中医词典》
- 牙疔《医宗金鉴》
- 牙虫候《诸病源候论》
- 牙疔《外科心法要诀》
- 牙虫《中医词典》
- 牙疔《外科大成》
- 牙齿蚛(zhong)孔《中医词典》
- 牙疔(穿牙疔)《中医名词词典》
- 牙齿治疗后的并发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牙疔风《中医词典》
- 牙齿证治《推拿抉微》
- 牙疔门主论《疡医大全》
- 牙齿杂疗方七首《外台秘要》
- 牙疔秘方《华佗神方》
- 牙齿稀疏《奇效简便良方》
- 牙儿鼻塞《中医词典》
- 牙齿望色辨证法《疡医大全》
- 牙风《中医词典》
- 牙齿望法条目《望诊遵经》
- 牙缝出脓秘方《华佗神方》
- 牙齿望法提纲《望诊遵经》
- 牙缝出血《中医词典》
- 牙齿脱落秘方《华佗神方》
- 牙缝出血《外科正宗》
- 牙齿痛门(六则)《辨证录》
- 牙疳《孙真人海上方》
《组织学与胚胎学》
- 组织学
- 第一章 组织学绪论
- 一、组织学发展概况及研究内容与意义
- 二、组织学研究方法
- (一)一般光学显微镜术
- (二)几种特殊显微镜的应用
- (三)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术
- (四)免疫细胞化学术
- (五)同位素示踪术
- (六)原位杂交术
- (七)细胞和细胞化学定量术
- (八)电子显微镜术
- (九)组织培养术
- (十)细胞融合术
- 三、组织学与胚胎学学习方法的几个要点
- 第二章 上皮组织
- 一、被覆上皮
- 二、腺上皮和腺
- 三、上皮组织的更新和再生
- 第三章 结缔组织
- 第四章 软骨和骨
- 第五章 血液和血细胞发生
- 第六章 肌组织
- 第七章 神经组织
- 第八章 循环系统
- 第九章 免疫系统
- 第十章 皮肤
- 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
- 第十二章 消化管
- 一、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 二、口腔
- 六、小肠
- 七、大肠
- 八、消化管的淋巴组织及其免疫功能
- 九、胃肠的内分泌细胞
- 十、消化管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 第十三章 消化腺
- 第十四章 呼吸系统
- 第十五章 泌尿系统
- 第十六章 男性生殖系统
- 第十七章 女性生殖系统
- 第十八章 眼和耳
- 胚胎学
- 第十九章 胚胎学绪论
- 第二十章 人体胚胎学总论
- 第二十一章 颜面、颈和四肢的发生
- 第二十二章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
- 一、消化系统的发生
- 二、呼吸系统的发生
- 第二十三章 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
- 第二十四章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 一、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 二、心脏的发生
- 三、弓动脉的演变
- 四、胎儿血液循环和出生后血液循环的变化
- 五、心血系统的常见畸形
- 第二十五章 神经系统的发生
- 第二十六章 眼和耳的发生
- 第二十七章 先天性畸形和致畸
- 一、先天畸形的发生概况和分类
- 二、先天畸形的发生原因
- 三、胚胎的致畸敏感期
- 四、先天畸形的预防、宫内诊断和宫内治疗
- 主要阅读书目和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