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膜内成骨
这种方式是先由间充质分化成为胚性结缔组织膜,然后在此膜内成骨。人体的顶骨、额骨和锁骨等即以此种方式发生。膜内成骨的具体的过程是:在将要形成骨的部位,血管增生,营养及氧供丰富;间充质细胞渐密集并分裂分化为骨原细胞,其中部分骨原细胞增大,成为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分泌类骨质,并被包埋其中,成为骨细胞;继而类骨质钙化成骨基质,形成最早出现的骨组织。最早形成骨组织的部位称为骨化中心(ossification center)。新形成的骨组织表面始终有成骨细胞或骨原细胞附着,它们向周围成骨,逐渐形成初级骨小梁(图4-11),构成初级骨松质。随后,初级骨松质周围的间充质分化为骨膜,此后即进入生长与改建阶段。以顶骨为例,随着脑的发育,原始顶骨也不断生长与改建,其外表面以成骨为主,使骨不断生长,内表面以分解吸收为主,为断改变骨的曲度,从而使顶骨的生长与脑的发育相适应。通过生长与内部改建,顶骨出现了以初级骨密质组成的外板与内板,以及其间由骨松质组成的板障,但至成年才发育完善。成年后其内部改建仍缓慢地进行。
图4-11 膜内成骨过程
上图 骨化中心,类骨质形成 下图 形成初级骨小梁

- 膜内成骨《组织学与胚胎学》
- 膜免疫应答《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膜入冰轮《中医词典》
- 膜迷路《人体解剖学》
- 膜入水轮《中医词典》
- 膜论《达摩洗髓易筋经》
- 膜入水轮《银海精微》
- 膜抗原荧光抗体染色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膜入水轮《明目至宝》
- 膜剂《医院药学》
- 膜入水轮歌《眼科心法要诀》
- 膜辅蛋白《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膜入水轮歌《医宗金鉴》
- 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生理学》
- 膜入水轮外障《秘传眼科龙木论》
- 膜蛋白病《医学遗传学基础》
- 膜入瞳神《中医词典》
- 膜表面分子接触通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膜受体的分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膜《中医词典》
- 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模型动物《实验动物科学》
- 膜外气《圣济总录》
- 模仿言语《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膜外气《中医词典》
- 模板《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膜性口炎《口腔科学》
- 摹看手指筋纹乃医家异教说《幼科铁镜》
- 膜原《中医词典》
- 摸法《伤科汇纂》
- 摩《中医词典》
《组织学与胚胎学》
- 组织学
- 第一章 组织学绪论
- 一、组织学发展概况及研究内容与意义
- 二、组织学研究方法
- (一)一般光学显微镜术
- (二)几种特殊显微镜的应用
- (三)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术
- (四)免疫细胞化学术
- (五)同位素示踪术
- (六)原位杂交术
- (七)细胞和细胞化学定量术
- (八)电子显微镜术
- (九)组织培养术
- (十)细胞融合术
- 三、组织学与胚胎学学习方法的几个要点
- 第二章 上皮组织
- 一、被覆上皮
- 二、腺上皮和腺
- 三、上皮组织的更新和再生
- 第三章 结缔组织
- 第四章 软骨和骨
- 第五章 血液和血细胞发生
- 第六章 肌组织
- 第七章 神经组织
- 第八章 循环系统
- 第九章 免疫系统
- 第十章 皮肤
- 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
- 第十二章 消化管
- 一、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 二、口腔
- 六、小肠
- 七、大肠
- 八、消化管的淋巴组织及其免疫功能
- 九、胃肠的内分泌细胞
- 十、消化管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 第十三章 消化腺
- 第十四章 呼吸系统
- 第十五章 泌尿系统
- 第十六章 男性生殖系统
- 第十七章 女性生殖系统
- 第十八章 眼和耳
- 胚胎学
- 第十九章 胚胎学绪论
- 第二十章 人体胚胎学总论
- 第二十一章 颜面、颈和四肢的发生
- 第二十二章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
- 一、消化系统的发生
- 二、呼吸系统的发生
- 第二十三章 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
- 第二十四章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 一、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 二、心脏的发生
- 三、弓动脉的演变
- 四、胎儿血液循环和出生后血液循环的变化
- 五、心血系统的常见畸形
- 第二十五章 神经系统的发生
- 第二十六章 眼和耳的发生
- 第二十七章 先天性畸形和致畸
- 一、先天畸形的发生概况和分类
- 二、先天畸形的发生原因
- 三、胚胎的致畸敏感期
- 四、先天畸形的预防、宫内诊断和宫内治疗
- 主要阅读书目和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