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附睾

《组织学与胚胎学》书籍目录

附睾分头、体和尾三部分,头部主要由输出小管组成,体部和尾部由附睾管组成。

1.输出小管 输出小管(efferent duct)是与睾丸网连接的8~12根弯曲小管,构成附睾头的大部,其远端与附睾管相连。输出小管上皮由高柱状细胞及低柱状细胞相间排列构成,故管腔不规则(图16-13)。

睾丸功能内分泌调节示意图

图16-12 睾丸功能内分泌调节示意图

2.附睾管 附睾管(epididymal duct)为一条长4~6m并极度蟠曲的管道,近端与输出小管相连,远端与输精管相连。附睾管的上皮由高柱状细胞和基细胞组成,管腔规则,腔内精子和分泌物(图16-13)。

输出小管和附睾管

图16-13 输出小管和附睾管

从附睾的头部、体部至尾部,管道上皮细胞的种类亦有不同。电镜观察下,可见附睾头部上皮中的高柱状细胞胞质深染,核长,位于细胞近腔面,游离面有纤毛伸入管腔。低柱状细胞核靠近基部,核仁明显,胞质中含大量溶酶体及大小不等的吞饮小泡,多位于核的近腔面,细胞游离面常凸向管腔,并有少量微绒毛(图16-14)。高柱状细胞有分泌功能,低柱状细胞有消化和吸收腔内物质的作用。体部及尾部的高柱状细胞表面有成簇排列的粗而长的的微绒毛(又称静纤毛stereocilium),胞质中富含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数个高尔基复合体位于核上方,还可见较多有膜包裹的致密颗粒及泡样结构,细胞有分泌和吸收功能。

 人附睾输出小管电镜像

图16-14 人附睾输出小管电镜像 ×1150

P纤毛柱状细胞,C无纤毛柱状细胞,Ci纤毛

附睾管的上皮基膜外侧有薄层平滑肌围绕,并从管道的头端至尾端逐渐增厚,肌层的收缩有助于管腔内的精子向输精管方向缓慢移动。管壁外为富含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

生精小管产生的精子经直精小管、睾丸网进入附睾。精子在附睾内停留8~17天,并经历一系列成熟变化,才能获得运动能力,达到功能上的成熟。这不仅依赖于雄激素的存在,而且与附睾上皮细胞分泌的肉毒碱、甘油磷酸胆碱和唾液酸等密切相关。附睾的功能异常也会影响精子的成熟,导致不育。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组织学与胚胎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组织学与胚胎学》书籍目录
  1. 附睾《组织学与胚胎学》
  2. 附分《针灸学》
  3. 附睾、输精管和射精管《人体解剖学》
  4. 附分《中医词典》
  5. 附睾结核《病理学》
  6. 附分《针灸大成》
  7. 附睾炎《百病自测》
  8. 附方并注《女科撮要》
  9. 附件歌诀《人体解剖学歌诀》
  10. 附方并注《女科撮要》
  11. 附件炎《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12. 附方并注《口齿类要》
  13. 附刊丹方补遗序《经验丹方汇编》
  14. 附方《外科医镜》
  15. 附刊书札《三家医案合刻》
  16. 附方《小儿药证直诀》
  17. 附考《本草经解》
  18. 附方《万氏秘传外科心法》
  19. 附列诸方《笔花医镜》
  20. 附方《外科精义》
  21. 附录《伤寒恒论》
  22. 附方《原机启微》
  23. 附录《金匮悬解》
  24. 附方《六因条辨》
  25. 附录《食鉴本草》
  26. 附方《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27. 附录《白喉全生集》
  28. 附方《医贯》
  29. 附录《古今医统大全》
  30. 附方《温病正宗》
  31. 附录《临证指南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