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组织的结构

《组织学与胚胎学》书籍目录

骨组织(osseous tissue)由大量钙化的细胞间质及数种细胞组成。钙化的细胞间质称为骨基质(bone matrix)。细胞有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及破骨细胞四种。骨细胞最多,位于骨基质内,其余三种细胞均位于骨组织的边缘(图4-5)。

 骨组织和各种细胞

图4-5 骨组织和各种细胞

1.骨基质 即骨的细胞间质,由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构成,含水极少。有机成分由成骨细胞分泌形成,包括大量胶原纤维(占有机成分的95%)及少量无定形基质。无定形基质为凝胶,内含中性或弱碱性糖胺多糖,有粘着胶原原纤维的作用。基质中还含有两种钙结合蛋白:骨钙蛋白(osteocalcin)和骨磷蛋白(phosphophoryms)。前者有两个与钙亲合力强的部位,后者则有许多钙结合部位,但只有一部分骨磷蛋白是可溶性的,其余均与胶原纤维相结合。钙结合蛋白与钙化及钙的运输有关。无机成分又称骨盐(bone mineral),主要为羟磷灰石结晶(hydroxyapatite crystal,(Ca10(PO46( OH )2),属不溶性中性盐,呈细针状,长10~20nm,沿胶原原纤维长轴规则排列并与之结合。有机成分与无机成分的紧密结合使骨十分坚硬。

骨基质结构呈板层状,称为骨板(bone lamella),成层排列的骨板犹如多层木质胶合板。同一骨板内的纤维相互平行,相邻骨板的纤维则相互垂直,这种结构形式有效地增强了骨的支持力。

2.骨组织的细胞

(1)骨细胞(osteocyte):单个分散于骨板内或骨板间。骨细胞是有许多细长突起的细胞,胞体较小,呈扁椭圆形,其所在空隙称骨陷窝(bone lacuna),突起所在的空隙称骨小管(bone canaliculi)(图4-6)。相邻骨细胞的突起以缝隙连接相连,骨小管则彼此连通。骨陷窝和骨小管内含组织液,可营养骨细胞和输送代谢产物(图4-7)。骨陷窝周围的薄层骨基质钙化程度较低,并可不断更新,在机体需要时,骨细胞的溶骨作用可溶解此层骨基质,使Ca2释放入骨陷窝的组织液中,继而进入血液,对维持血钙的恒态水平有一定作用。

小鼠骨细胞和骨基质(脱钙后)电镜像

图4-6 小鼠骨细胞和骨基质(脱钙后)电镜像×25000

Pr骨细胞突起和骨小管,Co胶原原纤维

(上海医科大学电镜室供图)

骨细胞超微结构模式图

图4-7 骨细胞超微结构模式图

(2)骨原细胞(osteogenic cell):是骨组织中的干细胞,位于骨外膜及骨内膜贴近骨处。细胞较小,呈梭形,核椭圆形,细胞质少,弱嗜碱性。当骨组织生长或改建时,骨原细胞能分裂分化为成骨细胞(图4-5)。

(3)成骨细胞(osteoblast):分布在骨组织表面,成年前较多,常排成一层,成年后较少。成骨细胞是具有细小突起的细胞,胞体呈矮柱状或椭圆形,其突起常伸入骨质表层的骨小管内,与表层骨细胞的突起形成连接。核圆形,多位于细胞的游离端(图4-5)。胞质嗜碱性,电镜下可见大量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成骨时,成骨细胞分泌骨基质的有机成分,称为类骨质(osteoid),同时以类似顶浆分泌的方式向类骨质中释放一些小泡,称基质小泡(matrix vesicle)。基质小泡直径约0.1μm,有膜包被,膜上有碱性磷酸酶、焦磷酸酶和ATP酶,泡内含钙和小的羟磷灰石结晶。一般认为,基质小泡是使类骨质钙化的重要结构。近年发现,骨基质中的钙结合蛋白均由成骨细胞分泌产生。当成骨细胞被类骨质包埋后,便成为骨细胞。

(4)破骨细胞(osteoclast):主要在骨组织表面,数目较少。破骨细胞是一种多核的大细胞,直径约100μm,含有2-50个核。目前认为它由多个单核细胞融合而成,无分裂能力。光镜下,破骨细胞贴近骨基质的一侧有纹状缘(图4-5),胞质呈泡沫状,在HE染色的切片中胞质易为伊红染色。电镜下可其贴近骨基质一侧有许多不规则的微绒毛,称为皱褶缘(ruffled border)(图4-8),即光镜下的纹状缘。在皱褶缘的周缘有一环形胞质区,内有多量微丝,而无其它细胞器,称为亮区(clear zone)。亮区的细胞膜平整并紧贴于骨基质表面,形成一道环形胞质围墙,使所包围的区域成为封闭的微环境区。破骨细胞功能活跃时,向此区释放多种蛋白酶、碳酸酐酶、乳酸及柠檬酸等,在酶及酸的作用下使骨基质溶解。皱褶缘可增大吸收面积,电镜下可见皱褶缘基部有吞饮泡和吞噬泡,泡内含小骨盐晶体及解体的有机成分,表明破骨细胞有溶解和吸收骨基质的作用。

破骨细胞超微结构模式图

图4-8 破骨细胞超微结构模式图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组织学与胚胎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组织学与胚胎学》书籍目录
  1. 骨组织的结构《组织学与胚胎学》
  2. 骨注候《诸病源候论》
  3. 《临床营养学》
  4. 骨肿瘤样病变《放射诊断学》
  5. 羖羊角《神农本草经》
  6. 骨肿瘤良性与恶性的鉴别《放射诊断学》
  7. 《中医词典》
  8. 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放射诊断学》
  9. 《冯氏锦囊秘录》
  10. 骨肿瘤的组织学分类《骨科学》
  11. 《续名医类案》
  12. 骨肿瘤的治疗《骨科学》
  13. 《医述》
  14. 骨肿瘤的诊断《骨科学》
  15. 《医学真传》
  16. 骨肿瘤《病理学》
  17. 蛊虫《证类本草》
  18. 骨肿瘤《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19. 蛊毒《中医名词词典》
  20. 骨肿瘤《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1. 蛊毒《千金翼方》
  22. 骨质增生性关节炎《老年百病防治》
  23. 蛊毒《千金翼方》
  24. 骨质蔬松《自我调养巧治病》
  25. 蛊毒《圣济总录》
  26. 骨质疏松症《老年学》
  27. 蛊毒《医学纲目》
  28. 骨质疏松症《病理学》
  29. 蛊毒《证治准绳·类方》
  30. 骨质疏松症《自我调养巧治病》
  31. 蛊毒《证治准绳·杂病》

《组织学与胚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