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 口腔外科疾病与饮食治疗

《临床营养学》书籍目录

口腔外笠疾病,包括唇腭裂,口腔肿瘤,上下颌骨骨折,颞颌关节疾病,和口腔附近组织的急性炎症。

口腔一旦发生疾病,食物消化就不能正常进行。因此制备适合于口腔外科病人的膳食,既要细软,不需咀嚼,又要达到正常营养要求。

35.5.1 饮食治疗原则

(1)采用正常人的营养标准,蛋白质每kg体重1g、热量每kg体重168~189kJ(40~45kcal)。

(2)口腔手术前后,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病人,因机体消耗大量蛋白质与热量者,应该提高蛋白质与热量的摄入。

(3)应该多用容易消化的乳融状脂肪。如牛奶、黄油、蛋类。烹调中用油煎炸的、重油腻的食品,在手术后与咀嚼不便的病人,要少用或不用。

(4)如用胃管喂的流质,应该采用清流质,流质中有细渣者,必须过滤,以防堵塞胃管。

(5)手术后口腔不能咀嚼与张口者,宜用流质或厚流质,来增加食物的厚度,使胃部有饱腹感。

35.5.2 食物的选择

(1)可用的食物——白米粥、烂饭、馄饨、饼干、蛋类以冲蒸、水炒为宜;肉类可用蒸肉泥,碎肉蓉、煮焖肉;鱼类禽类以燉烂为宜;饮料如牛奶、麦乳精、豆浆、各种豆制品、各种清浓汤;细软的糕点,如蛋糕、冰淇淋、果子冻;少纤维素的蔬菜,如土豆、花菜、煮熟水果。

(2)禁用的食物——硬饭、粗粮、粗硬的肉类,如脚爪、腱子,带骨的小鱼,禽类,硬壳果,油煎炸的食品,大块的蔬菜,生硬的水果等。

35.5.3 饮食的种类

(1)普食 适宜于一般手术前张口不受限制的病人。

(2)半流质适用于张口受限制,或口腔有溃疡及手术后咀嚼活动不便者。半流质是口腔外科大多数病人采用的饮食。在质量与配料烹调方法等方面,均要求达到营养治疗的目的。

(3)流质口腔病人手术后(如唇、腭裂、口腔肿瘤)病人初期适用较多。有的需用胃管,或口腔注入法,尤其是植骨及颌骨骨的病人,要长期进食流质,因此应正确计算热量及各种营养素。

流质又按病情分三种:

①清流质用胃管送入的流质,都要过滤,以防食物小粒阻塞胃管,可用牛奶、豆浆、麦乳精。

②流质一切进入口腔的流质,可有部分细软小粒,如肉泥,蛋花,肝泥这些小粒食物,可增加营养的摄入,如肉蓉汤、蒸蛋、蛋花汤、鱼蓉汤、红枣泥汤、赤豆泥汤。

③厚流质:此类流质,可用淀粉类食品如菱粉藕粉糯米粉、面粉制成糊状,加在各种流质中煮熟,以增加流质的厚度,可产生饱腹感,并能提高糖份与热量的摄入。如芝麻糊、肉末菜泥羹、蛋花羹、肝泥羹、花生酪、奶酪、赤豆羹、奶糕蛋花、麦片糊。

35.5.4 进食的方法

(1)口服凡手术后,经口服对创口愈合无碍乾,均可采用。

(2)调匙喂食可用调匙喂入口腔,使流质慢慢吞下,食后用温水洗口。

(3)口腔注入法适用于口唇部有创口的病人。用塑料管或橡皮管置于口腔后部,用注射器慢慢将流质注入。注意注入时要缓慢,勿使污染创口。

(4)管喂法其原理与口腔注入法相同。其不同点是病人自己利用塑料管或长嘴水壶,将流质吸入。

(5)鼻饲流质适用于术后口内外贯通的创口,下颌骨切除立即植骨后,口内植皮手术等,用鼻饲法将胃管由鼻腔插入胃内,从胃管内灌入流质。

35.5.5 要素膳在口腔外科中的临床应用

口腔外科手术后,采用要素膳,既有可行性,又能提高营养以配合医疗。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曾于1980~82年对术后应用要素膳50例作初步观察,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病例一 李××;女性,43岁。因上颌骨纤维肉瘤,于7月7日上午在全麻下行右上颌骨扩大根除+眶内容物摘除+植皮+颅前凹开颅术+右大腿供皮及鼻腔插胃管。

术前病人体重47kg,手术后共用要素膳5天。每一天用10%的要素膳400ml,用后病人感到腹饥,其他情况良好。第二天改为24%要素膳2000ml,每日得蛋白质91g,热量8400kJ(2000kcal),共用5天,伤口无感染、无渗出液,6天后伤口给以暴露,间断拆线,检查时无异常,并拔除胃管。病人在术后恢复比其他病人为快,精神状态好。

病例二 赵××,男性,42病。病人系原发左舌根麟状癌手术复发。来院作第二次手术,全麻下行舌颌咽联合根治术+颈皮修复术+额部植皮术。于7月5日手术,病人原体重51kg,第一次手术后服要素膳前为42.5kg,7月14日开始用要素膳,开始时为10%1600ml·d-1,以后逐渐增加浓度为24%,数量达2000ml·d-1,病人自觉一切正常,无不良感觉,体力与精神佳。因此又于7月27日行第二次手术,术后一切顺利,又继续用要素膳24%每天2000ml共20天,体重为45kg,病人全身状况良好,能进食流质与半流质。

配制方法:

浓度要素粉脂肪乳剂热量蛋白质脂肪热量(kJ)
10%50105002089.54160
20%10020500417198319
30%150305006252712458
40%200405008343816638

配制时可用浓缩型,如配40%500ml在滴注前放入等量开水,即成20%浓度适中的要素膳。

口腔外科术后病人,使用要素膳后,病人自诉全身精神状态有改善,缩短了恢复期。其临床疗效优于一般混合流质。口腔术后病人因大多置胃管,可不用口服,避免味觉不佳,开始时宜采用低浓度慢速滴注。待适应后逐渐增加浓度,最高为24%,温度保持35~40℃,速度为40~60ml·d-1,滴注导管在每次滴注完毕后,可用温开水将导管冲洗干净。要素膳既可作主要的单一的营养品,计算蛋白质热量达到正确,也可与其他流质、半流质同时采用,作为辅助或补充营养。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临床营养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临床营养学》书籍目录
  1. 口腔外科疾病与饮食治疗《临床营养学》
  2. 口腔前庭《口腔科学》
  3. 口腔纤维瘤病《临床激光治疗学》
  4. 口腔气味《常见病自测》
  5. 口腔纤维肉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6. 口腔疱疹病毒感染《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7. 口腔形态变化《百病自测》
  8. 口腔念珠菌病《口腔科学》
  9. 口腔寻常疣《临床激光治疗学》
  10. 口腔内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激光治疗学》
  11. 口腔炎《手穴手纹诊治》
  12. 口腔内粘液囊肿《临床激光治疗学》
  13. 口腔炎。《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14. 口腔内血管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15. 口腔医学《中国医学通史》
  16. 口腔内消化《生理学》
  17. 口腔医学《中国医学通史》
  18. 口腔内乳头状增生《临床激光治疗学》
  19. 口腔预防保健《口腔科学》
  20. 口腔内恶性黑色素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21. 口腔灶感染《口腔科学》
  22. 口腔淋巴管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23. 口腔粘膜《常见病自测》
  24. 口腔颗粒细胞肌母细胞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25. 口腔粘膜疤痕《理疗学》
  26. 口腔科疾病的理疗《理疗学》
  27. 口腔粘膜白斑病《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28. 口腔科疾病的激光治疗《临床激光治疗学》
  29. 口腔粘膜病《口腔科学》
  30. 口腔科的心理问题《医学心理学》
  31. 口软《中医词典》

《临床营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