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四、口腔念珠菌病

《口腔科学》书籍目录

口腔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属,主要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腔粘膜病,种类较多,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为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又称雪口或鹅口疮(Thrush),现重点介绍如下。

病因

病原为白色念珠菌,常寄生在正常人的口腔、肠道、阴道和皮肤等处,平时此菌与口内其他微生物存在拮抗作用,保持平衡状态,故不发病。该菌在酸性环境下易于生长,当口腔不洁、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致使菌群失调、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放射治疗使免疫机制受抑制、原发性免疫功能缺陷、糖尿病恶病质等全身严重疾患、假牙下方pH偏低等情况时该菌就会大量繁殖而致病。

婴儿雪口病,常是在分娩过程中为阴道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也可通过被白色念珠菌污染的哺乳器或母亲乳头而引起感染。

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好发于唇、颊、舌、腭粘膜。其特征是病区粘膜先有充血水肿,随即出现许多白色小点。小点略为高起,状似凝乳,可融合成白色绒面状假膜,边界清楚,状若铺雪(附图6),此膜不易拭去,勉强撕去时,可见出血面,不久再度形成白色假膜。一般病人不感疼痛,全身症状亦不明显。个别小儿可有低热、哭闹、拒食、口腔干燥等症状。

雪口(左颊)

附图6 雪口(左颊)

治疗

(一)全身治疗

1.去除或改善可能的诱发因素,如停用抗生素等。

2.严重病员可含化口服制霉菌素,成人25~50万单位,3~4/d,1~3岁小儿10万单位,4/d,一岁以下小儿7.5万单位,4/d。

3.克霉唑片含化口服,成人0.5~1g,3/d,小儿每天每公斤体重60mg。

4.反复发作,症状严重的病员,要考虑是否有免疫缺陷,可试用转移因子2~4ml,上臂内侧皮下注射,1~2/W。

(二)局部治疗

1.局部用2~4%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使碱性环境不利于念珠菌生长,然后涂2%龙胆紫液。

2.也可用每亳升含10万单位制霉素溶液或甘油局部涂布。亦可涂5%克霉唑软膏。

预防

喂乳时要注意乳头清洁,哺乳器消毒,集体生活儿童应餐具消毒。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口腔科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口腔科学》书籍目录
  1. 口腔念珠菌病《口腔科学》
  2. 口腔内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激光治疗学》
  3. 口腔疱疹病毒感染《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4. 口腔内粘液囊肿《临床激光治疗学》
  5. 口腔气味《常见病自测》
  6. 口腔内血管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7. 口腔前庭《口腔科学》
  8. 口腔内消化《生理学》
  9. 口腔外科疾病与饮食治疗《临床营养学》
  10. 口腔内乳头状增生《临床激光治疗学》
  11. 口腔纤维瘤病《临床激光治疗学》
  12. 口腔内恶性黑色素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13. 口腔纤维肉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14. 口腔淋巴管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15. 口腔形态变化《百病自测》
  16. 口腔颗粒细胞肌母细胞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17. 口腔寻常疣《临床激光治疗学》
  18. 口腔科疾病的理疗《理疗学》
  19. 口腔炎《手穴手纹诊治》
  20. 口腔科疾病的激光治疗《临床激光治疗学》
  21. 口腔炎。《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22. 口腔科的心理问题《医学心理学》
  23. 口腔医学《中国医学通史》
  24. 口腔科病历《病历书写规范》
  25. 口腔医学《中国医学通史》
  26. 口腔科《中国医学通史》
  27. 口腔预防保健《口腔科学》
  28. 口腔科《中国医学通史》
  29. 口腔灶感染《口腔科学》
  30. 口腔科《中国医学通史》
  31. 口腔粘膜《常见病自测》

《口腔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