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铬
从1959年报告了微量的铬对大鼠正常的糖耐量是必要的之后,才认识到铬的生物学重要性。由于常常无法以已知的病因学来解释人糖耐量降低的原因,使人们增加了对铬的研究兴趣。但由于分析技术上的困难,这种元素在营养和代谢中的作用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
7.9.1 人体内铬的含量、分布和代谢
人体的含铬量甚微,约仅为6mg或更低,其中骨、皮肤、脂肪、肾上腺、大脑和肌肉中的含量较高,血清中的铬浓度低10ng·ml-1。人体组织的铬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无机铬的吸收率很低。铬与有机物生成的“自然复合物”的铬较易吸收,如啤洒酵母中主要以葡萄糖耐量因子的形式存在的铬有10~25%可吸收。
铬主要随尿排出,少量从胆汁和小肠经粪便排出,微量通过皮肤丢失。摄食混合膳食的健康人每日随尿排铬2~20μg。
7.9.2 铬的生理功用
(1)促进胰岛素的作用 糖代谢中铬作为一个辅助因子对起动胰岛素有作用。其作用方式可能是含铬的葡萄耐量因子促进在细胞膜的硫氢基和胰岛素分子A链的两个二硫键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的桥,使胰岛素能充分地发挥作用。
(2)预防动脉硬化 铬可能对血清胆固醇内环境稳定有作用。喂以缺铬饲料的大鼠血清胆固醇较高,喂铬以后血清胆固醇降低。缺铬大鼠的主动脉斑块的发病率高于有充足铬的对照组。
(3)促进蛋白质代谢和生长发育 某些氨基酸掺入蛋白质受铬的影响。在DNA和RNA的结合部位发现有大量的铬,提示铬在核酸的代谢或结构中发挥作用。铬对最适生长也是需要的,缺铬动物生长发育停滞。
7.9.3 铬的需要量和来源
铬的需要量通常根据尿铬丧失量来估计,但尿铬排出量的报告数值差异很大,而确定膳食中所需的铬量,也决定于有生物学活性的、更容易利用的铬的比例。由于这些因素,使提出的铬供应量有一较宽的范围。如美国营养标准推荐委员会建议每人每日应摄入铬50~200μg。
铬的最好来源一般整粒的谷类、豆类、肉和乳制品。谷类经加工精制后铬的含量大大减少。啤酒酵母家畜肝脏不仅含铬高而且其所含的铬活性也大。红糖中铬的含量高于白糖。
7.9.4 铬缺乏
铬缺乏主要引起葡萄糖耐量降低,生长停滞,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发病率增高。
铬缺乏的判断包括葡萄糖耐量试验,尿铬和发铬测定。Gurson等(1978)提出早晨4h尿铬排出量是判定铬营养状况的有用指标。毛发中的铬含量也可提供有用的信息,发铬含最低于200ng·ml-1时表示铬缺乏,糖尿病人发铬常低于200ng·ml-1。
理论上,铬缺乏的治疗是用耐糖因子铬,但不能得到它的纯品。含耐糖因子高的食物,如啤酒酵母可提供充分的有生物学活性的铬来纠正缺乏。在许多情况下,使用无机三价铬,主要对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儿童和完全肠外营养的效果较好。三价铬可以CrCl3·6H2O形式给予,每天180μg。这种形式可吃几个月而无毒性作用。

- 铬《临床营养学》
- 各专科病历的书写要点(一)《病历书写规范》
- 给药途径《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各专科病历的书写要点(二)《病历书写规范》
- 根《千金翼方》
- 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病理学》
- 根《中医词典》
- 各种运动疗法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康复医学》
- 根《得配本草》
- 各种痈疽疮疔无名肿毒《奇效简便良方》
- 根、溜、注、入《中医词典》
- 各种牙痛《奇效简便良方》
- 根本《中医词典》
- 各种瘫痪秘方《华佗神方》
- 根除Hp对NUD的影响《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各种肾脏疾病的病变以及免疫荧光(酶标)表现特征《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十二指肠溃疡再出血的影响《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各种膳食举例《临床营养学》
- 根除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再出血的关系《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各种痧症秘方《华佗神方》
- 根除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各种瘰不消秘方《华佗神方》
-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各种类型的急性颅脑创伤的诊断和治疗《急诊医学》
- 根端囊肿《口腔科学》
- 各种类型的白内障《眼科学》
- 根荄《中医词典》
- 各种喹诺酮类药特点《药理学》
- 根黑尖黄舌《敖氏伤寒金镜录》
- 各种记录的书写要求《病历书写规范》
- 根黄方《妇人大全良方》
《临床营养学》
- 第一篇 营养概论
- 1 热能
- 2 蛋白质
- 3 脂类
- 4 碳水化物
- 5 维生素
- 5.1 前言
- 5.2 维生素A
- 5.3 维生素D
- 5.4 维生素E
- 5.5 维生素K
- 5.6 维生素B1
- 5.7 维生素B2
- 5.8 尼克酸
- 5.9 维生素B6
- 5.10 叶酸
- 5.11 维生素B12
- 5.12 维生素C
- 5.13 泛酸与生物素
- 参考文献
- 6 无机盐(常量元素)
- 7 微量元素
- 8 健康人营养
- 第二篇 营养缺乏病
- 9 引言
- 10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 11 维生素A缺乏病
- 11.1 病因学
- 11.2 维生素A缺乏病的病理与缺乏症状
- 11.3 维生素A缺乏病的诊断
- 11.4 维生素A缺乏病的预防
- 11.5 治疗
- 11.6 维生素A过多或中毒
- 11.7 维生素A与肿瘤的关系
- 11.8 维生素A与锌的关系
- 11.9 维生素A与药物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12 维生素B1缺乏病
- 13 维生素B2缺乏病
- 14 癞皮病
- 15 维生素C缺乏病
- 16 维生素D缺乏病
- 17 营养性贫血
- 18 锌缺乏
- 19 碘缺乏病与碘过多病
- 19.1 前言
- 19.2 地甲肿与地克病的历史与流行病学
- 19.3 地甲肿与地克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
- 19.4 地甲肿与地克病的临床与诊断
- 19.5 地甲肿与地克病的防治
- 19.6 结语
- 19.7 碘过多病
- 19.8 高碘甲状腺肿的主要临床表现
- 19.9 高碘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
- 19.10 高碘甲状腺肿的预防与治疗
- 参考文献
- 20 缺硒与克山病
- 20.1 引言
- 20.2 克山病和低硒间的关系
- 20.3 克山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硒的关系
- 20.4 克山病的病因
- 20.5 克山病的病理改变
- 20.6 克山病的临床表现
- 20.7 克山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20.8 克山病的治疗
- 20.9 克山病的预防
- 参考文献
- 21 必需脂肪酸缺乏病
- 第三篇 疾病与营养
- 22 引言
- 23 肥胖
- 24 糖尿病
- 25 痛风
- 26 胃肠道疾病
- 27 肝胆系统疾病
- 27.1 营养性肝脏疾病的原因
- 27.2 病毒性肝炎
- 27.3 脂肪肝
- 27.4 肝硬变(肝硬化)
- 27.5 肝功能衰竭与肝性脑病(肝昏迷)
- 27.6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氏病)
- 27.7 胆系结石和感染(胆石症与胆囊炎)
- 参考文献
- 28 心血管疾病
- 29 肾脏疾病
- 30 营养与遗传
- 31 营养与癌瘤
- 32 营养与感染和免疫
- 33 营养与烧伤
- 34 食物与过敏
- 35 营养与口腔疾病
- 36 几种神经系统疾病与营养
- 第四篇 特殊饮食与营养
- 37 外科创伤与营养
- 38 胃肠外营养
- 38.1 前言
- 38.2 影响营养的代谢因素
- 39.8 要素膳的禁忌证
- 38.4 胃肠外营养的种类
- 38.5 胃肠外营养的指征
- 38.6 静脉用营养制剂
- 38.7 营养素的需要量
- 38.8 胃肠外营养的实施
- 38.9 胃肠外营养的并发症
- 38.10 胃肠外营养的监测
- 38.11 胃肠外营养的组织和护理
- 33.12 展望
- 参考文献
- 39 要素膳
- 39.1 前言
- 39.2 要素膳的分类
- 39.3 要素膳的组成
- 39.4 要素膳的氮源
- 39.5 要素膳的性质
- 39.6 要素膳的生理
- 39.7 要素膳的适应证
- 39.8 要素膳的禁忌证
- 39.9 使用方法
- 39.10 要素膳的并发症
- 参考文献
- 40 临床检查用饮食
- 40.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功能检查
- 40.2 甲状旁腺的功能检查
- 40.3 检查肾脏功能的试验饮食
- 40.4 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耐量试验饮食
- 40.5 检查小肠功能的粪脂测定试验饮食
- 40.6 检查先天性非溶血黄疸间接胆红素增高型的低热量试
- 40.7 隐血试验饮食
- 40.8 胆囊造影饮食
- 参考文献
- 41 特殊条件下的营养
- 41.1 电离辐射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
- 41.2 高气压环境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
- 41.3 低气压环境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
- 41.4 有害物质与营养素的关系
- 41.5 噪声环境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
- 41.6 救生条件下的营养保证
- 41.7 应激状态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
- 42 膳食调查
- 附录: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