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陈灏珠:冠心病进展、《内科主任、主治军医进修班讲稿选编》(下册),第1页,第二片,南京军区后勤部卫生部,1980年
2.姚正义:克山病·《实用内科学》·下册,上海第一医学院《实用内科学》编辑委员会编,第1594页,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3.Naito,H.K.:Nutritionand Heart Disease,P89,151,181,189,MTP press Limited.International Medicalpubloshers,1982
4.庄汉忠:冠心病的生物化学,《内科主任、主治军医进修班进稿选编》下册,第1页,南京军区后勤部卫生部,1980年。
5.Goodhart,K.S.etal:Modern Nutrition in Health and Disease,p.998,1045,Sixth edition,Lea andFebiger,Philadelphia,1980
6.庄汉忠等:健康人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9(3):109,1982
7.庄汉忠等:健康和疾病时血清脂质和脂蛋白含量的研究,《上海市参加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选编》、《上海医学》编辑组,第120页,1980年
8.Miler,N.E.etal:Lipoproteins,Atherosclerosi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p.135,Elsevier/NorthHylland Biomedical Press.New york,1981
9.庄汉忠,钟学礼:高脂蛋白血症、《实用内科学》上册,上海第一医学院《实用内科学》编辑委员会编,第965页,第七片,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年
10.侯祥川:碳水化合物、纤维、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和供给量问题,生理科学进展12(2):152,1981
11.韩琴琴、庄汉忠、陈灏珠:褐藻淀粉硫酸酯降脂及抗凝作用的初步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8(3):218,1980
12.Stahelin,H.B.et al.:Effect of wheyfeeding on serum lipids in swine,Int Diet and Drugs in Atheroscl erosis (ed byNoseda.G.et al)p.41.Daven Dress,New York,1980
13.Schettier,G:中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中可以做些什么?《国外学者来访报告》、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1(3):12,1981
14.陈灏珠:高血压病,《实用内科学》下册,上海第一医学院《实用内科学》编辑委员会编,第1527页,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15.庄汉忠,陈灏珠:高密度酯蛋白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内科分册)9(10):469,1982
16.陈灏珠,李湘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实用内科学》,下册,上海第一医学院《实用内科学》编贺委员会编,第1450页,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17.符云峰:《急性心肌梗塞生化基础》,第236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1
18.Thiele,V.F.(ed):Clinical Nutrition,2ndedition p.159,265,The C.V.Mosby Company.St Louis,Toronto,London,1980
19.浦寿月、姜楞:心功能不全,《实用内科学》下册,上海第一医学院《实用内科学》编辑委员会编。第1281页,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20.龚兰生:心力衰竭,《内科:理论与实践》第三卷。黄铭新、江绍基主编。第76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

- 参考文献《临床营养学》
- 参考文献《临床营养学》
- 参考文献《临床营养学》
- 参考文献《临床营养学》
- 参考文献《临床营养学》
- 参考文献《临床营养学》
- 参考文献《临床营养学》
- 参考文献《临床营养学》
- 参考文献《临床营养学》
- 参考文献《临床营养学》
- 参考文献《临床营养学》
- 参考文献《临床营养学》
- 参考文献《临床营养学》
- 参考文献《临床营养学》
- 参考文献《临床营养学》
- 参考文献《临床营养学》
- 参考文献《临床营养学》
- 参考文献《临床营养学》
- 参考文献《临床营养学》
- 参考文献《临床营养学》
- 参考文献《临床营养学》
- 参考文献《临床营养学》
- 参考文献《临床营养学》
- 参考文献《临床营养学》
- 参考文献《临床营养学》
- 参考文献《临床营养学》
- 参考文献《临床营养学》
- 参考文献《临床营养学》
- 参考文献《临床营养学》
- 参考文献《临床营养学》
- 参考文献《临床营养学》
《临床营养学》
- 第一篇 营养概论
- 1 热能
- 2 蛋白质
- 3 脂类
- 4 碳水化物
- 5 维生素
- 5.1 前言
- 5.2 维生素A
- 5.3 维生素D
- 5.4 维生素E
- 5.5 维生素K
- 5.6 维生素B1
- 5.7 维生素B2
- 5.8 尼克酸
- 5.9 维生素B6
- 5.10 叶酸
- 5.11 维生素B12
- 5.12 维生素C
- 5.13 泛酸与生物素
- 参考文献
- 6 无机盐(常量元素)
- 7 微量元素
- 8 健康人营养
- 第二篇 营养缺乏病
- 9 引言
- 10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 11 维生素A缺乏病
- 11.1 病因学
- 11.2 维生素A缺乏病的病理与缺乏症状
- 11.3 维生素A缺乏病的诊断
- 11.4 维生素A缺乏病的预防
- 11.5 治疗
- 11.6 维生素A过多或中毒
- 11.7 维生素A与肿瘤的关系
- 11.8 维生素A与锌的关系
- 11.9 维生素A与药物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12 维生素B1缺乏病
- 13 维生素B2缺乏病
- 14 癞皮病
- 15 维生素C缺乏病
- 16 维生素D缺乏病
- 17 营养性贫血
- 18 锌缺乏
- 19 碘缺乏病与碘过多病
- 19.1 前言
- 19.2 地甲肿与地克病的历史与流行病学
- 19.3 地甲肿与地克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
- 19.4 地甲肿与地克病的临床与诊断
- 19.5 地甲肿与地克病的防治
- 19.6 结语
- 19.7 碘过多病
- 19.8 高碘甲状腺肿的主要临床表现
- 19.9 高碘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
- 19.10 高碘甲状腺肿的预防与治疗
- 参考文献
- 20 缺硒与克山病
- 20.1 引言
- 20.2 克山病和低硒间的关系
- 20.3 克山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硒的关系
- 20.4 克山病的病因
- 20.5 克山病的病理改变
- 20.6 克山病的临床表现
- 20.7 克山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20.8 克山病的治疗
- 20.9 克山病的预防
- 参考文献
- 21 必需脂肪酸缺乏病
- 第三篇 疾病与营养
- 22 引言
- 23 肥胖
- 24 糖尿病
- 25 痛风
- 26 胃肠道疾病
- 27 肝胆系统疾病
- 27.1 营养性肝脏疾病的原因
- 27.2 病毒性肝炎
- 27.3 脂肪肝
- 27.4 肝硬变(肝硬化)
- 27.5 肝功能衰竭与肝性脑病(肝昏迷)
- 27.6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氏病)
- 27.7 胆系结石和感染(胆石症与胆囊炎)
- 参考文献
- 28 心血管疾病
- 29 肾脏疾病
- 30 营养与遗传
- 31 营养与癌瘤
- 32 营养与感染和免疫
- 33 营养与烧伤
- 34 食物与过敏
- 35 营养与口腔疾病
- 36 几种神经系统疾病与营养
- 第四篇 特殊饮食与营养
- 37 外科创伤与营养
- 38 胃肠外营养
- 38.1 前言
- 38.2 影响营养的代谢因素
- 39.8 要素膳的禁忌证
- 38.4 胃肠外营养的种类
- 38.5 胃肠外营养的指征
- 38.6 静脉用营养制剂
- 38.7 营养素的需要量
- 38.8 胃肠外营养的实施
- 38.9 胃肠外营养的并发症
- 38.10 胃肠外营养的监测
- 38.11 胃肠外营养的组织和护理
- 33.12 展望
- 参考文献
- 39 要素膳
- 39.1 前言
- 39.2 要素膳的分类
- 39.3 要素膳的组成
- 39.4 要素膳的氮源
- 39.5 要素膳的性质
- 39.6 要素膳的生理
- 39.7 要素膳的适应证
- 39.8 要素膳的禁忌证
- 39.9 使用方法
- 39.10 要素膳的并发症
- 参考文献
- 40 临床检查用饮食
- 40.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功能检查
- 40.2 甲状旁腺的功能检查
- 40.3 检查肾脏功能的试验饮食
- 40.4 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耐量试验饮食
- 40.5 检查小肠功能的粪脂测定试验饮食
- 40.6 检查先天性非溶血黄疸间接胆红素增高型的低热量试
- 40.7 隐血试验饮食
- 40.8 胆囊造影饮食
- 参考文献
- 41 特殊条件下的营养
- 41.1 电离辐射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
- 41.2 高气压环境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
- 41.3 低气压环境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
- 41.4 有害物质与营养素的关系
- 41.5 噪声环境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
- 41.6 救生条件下的营养保证
- 41.7 应激状态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
- 42 膳食调查
- 附录: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