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预防途径

《临床营养学》书籍目录

(1)膳食的调配 豆类、大米和小麦,不仅尼克酸与色氨酸含量比玉米高,而且所含的尼克酸不像玉米那样绝大部分为结合型的,不能为人体所利用。因此,最合理的调配是在膳食中降低玉米的摄入量,增加豆类、大米及小麦的比例。当然这要因地制宜实行合理的耕作制度,扩大豆类、小麦、稻谷和蔬菜的栽种面积。同时还要发展畜牧业和养鱼业,提高肉、鱼、奶、蛋的进食量。防治癞皮病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只要有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营养状况就能得到改善,癞皮病就可以迅速消失。

(2)玉米中结合型尼克酸的释放 合理的膳食调配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才能达到。所以,在过渡时期可以把玉米加碱处理,使其中结合型尼克酸可得到释放,形成游离尼克酸,能为人体所利用。这样也能达到防病的效果。根据实验结果在玉米面中加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0.6、0.8或1.0%时,烹调后玉米面中游离尼克酸占总尼克酸的百分数分别为64、82和93。可见加碱愈多,游离尼克酸含量也愈高,只是加碱达1%时碱味太重而不能食用,故加碱以0.6-0.8%为宜。通过动物实验也证明这样加碱处理,玉米释放的游离尼克酸,完全能为机体所利用,其效果与化学合成的尼克酸一样。这样处理对玉米中所含的硫胺素和核黄素也没有明显的影响。

(3)高色氨酸玉米的培育 玉米蛋白的限制氨基酸是色氨酸、赖氨酸和异亮氨酸,若能提高玉米中这些氨基酸的含量,就能纠正玉米的缺点。近年来世界各地都在培育高色氨酸玉米新品种,其中以Opaque-2最受人们重视。这种玉米所含的蛋白质比普通玉米高约1/4,色氨酸含量约为普通玉米的2倍,游离型尼克酸比普通玉米高3倍(表14-3)。这种玉米蛋白不仅色氨酸与赖氨酸的含量高,而且亮氨酸与异亮氨酸之间的比例也较平衡,不至于因亮氨酸含量过高而干扰尼克酸与色氨酸在体内的代谢。通过人体实验,一般中等身材的人,每日只需摄取250g这种玉米,即能达到氮平衡。我国北京农业大学培育高色氨酸玉米,获得良好的结果。我们曾采用他们所培育的O2野鸡红和O2综合种玉米来防治癞皮病,效果显著,亩产相当于当地的玉米,是本病流行地区防治癞皮病的一个优良品种,应提倡大面积播种。

表14-3 每100g玉米中蛋白质、色氨酸、尼克酸含量

玉米品种蛋白质(g)色氨酸(mg)总尼克酸(mg)游离尼克酸(mg)游离率(%)
O2野鸡红11.1*103*2.91.7861.4
O2综合种--1031.871.2868.4
普通玉米8.5*491.500.6040.0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临床营养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临床营养学》书籍目录
  1. 预防途径《临床营养学》
  2. 预防损伤《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3. 预防瘟疫方《奇方类编》
  4. 预防农药污染与中毒《预防医学》
  5. 预防性措施《预防医学》
  6. 预防难产《竹林女科证治》
  7. 预防用生物制品《中药法规》
  8. 预防目疾《奇效简便良方》
  9. 预防与保健《中国医学通史》
  10. 预防接种《传染病》
  11. 预防与保健《中医妇科学》
  12. 预防接种《预防医学》
  13. 预防与护理《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14. 预防接种《中医儿科学》
  15. 预防中风《寿世保元》
  16. 预防接种《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17. 预防中风《万病回春》
  18. 预防及预后《外科学总论》
  19. 预防中风《急救广生集》
  20. 预防和治疗《核、化学武器损伤》
  21. 预防中风《经验丹方汇编》
  22. 预防和早期检出重度中毒《预防医学》
  23. 预防中风出《干坤生意》《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24. 预防感染的免疫接种《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5. 预后《临床营养学》
  26. 预防的控制《预防医学》
  27. 预后《传染病》
  28. 预防传染《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29. 预后《传染病》
  30. 预防保健策略和措施《预防医学》
  31. 预后《传染病》

《临床营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