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口腔内乳头状增生

《临床激光治疗学》书籍目录

(一)概述

此疾即为炎性乳头状增生,常发生于口腔卫生差及有修复不良的托牙患者,以腭部发病最多见,因而有称之为腭部乳头状瘤病。

病变组织学上为多数乳头状突起组成。乳头的中心为结缔组织,表面为复层鳞状上皮覆盖。上皮呈不全角化或全角化,几乎不出现上皮不典型增生。多数病例可出现假上皮瘤性增生,但是多数观点认为腭部乳头状瘤病无真性上皮不典型增生及癌变。结缔组织内几乎总是存在较重度的炎性细胞浸润。腭部小涎腺常有慢性炎症及导管上皮鳞状化生。

病变常为多发性乳头状增生、红色。通常发生于腭部,亦见于颊部与牙槽粘膜。单个乳头的直径为2~4mm,受累的部位常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发生溃疡的较少。

(二)手术治疗

激光治疗前应改善口腔卫生及去除不良修复的托牙。激光选用汽体型的CO2激光。由于CO2激光的光波为10.6μm,对组织损伤较轻,并可作口腔内的组织调整,以去除增生过度的组织。常用功率15~20W。

麻醉:腭部乳头状瘤可行腭神经阻滞麻醉。颊部及牙槽部的乳头状增生行粘膜下浸润麻醉或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并嘱患者把口张大,用CO2激光(聚焦)直接汽化增生的乳头状瘤,连续输出或间断输出激光,视乳头状增生的程度调整输出功率。临床上乳头状增生以多发常见,按同法汽化或炭化。较大的乳头状增生用切割方法。光刀于基部切除,不易切除的进行汽化或微小乳头状增生炭化。极微小乳头状增生灶应逐个汽化或炭化,注意术中的均匀性,不要将正常组织汽化或形成弹坑样。术毕,术面上软膏或眼膏保护、消炎及支持治疗7~10天。术后还可进行He-Ne激光照射治疗,每日一次,每次15~20分钟,15天一疗程。弱激光照射治疗中可撤出抗生素,加大VCB1及B2,口服治疗即可。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临床激光治疗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临床激光治疗学》书籍目录
  1. 口腔内乳头状增生《临床激光治疗学》
  2. 口腔内恶性黑色素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3. 口腔内消化《生理学》
  4. 口腔淋巴管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5. 口腔内血管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6. 口腔颗粒细胞肌母细胞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7. 口腔内粘液囊肿《临床激光治疗学》
  8. 口腔科疾病的理疗《理疗学》
  9. 口腔内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激光治疗学》
  10. 口腔科疾病的激光治疗《临床激光治疗学》
  11. 口腔念珠菌病《口腔科学》
  12. 口腔科的心理问题《医学心理学》
  13. 口腔疱疹病毒感染《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4. 口腔科病历《病历书写规范》
  15. 口腔气味《常见病自测》
  16. 口腔科《中国医学通史》
  17. 口腔前庭《口腔科学》
  18. 口腔科《中国医学通史》
  19. 口腔外科疾病与饮食治疗《临床营养学》
  20. 口腔科《中国医学通史》
  21. 口腔纤维瘤病《临床激光治疗学》
  22. 口腔科《中国医学通史》
  23. 口腔纤维肉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24. 口腔科《中国医学通史》
  25. 口腔形态变化《百病自测》
  26. 口腔局部麻醉《口腔科学》
  27. 口腔寻常疣《临床激光治疗学》
  28. 口腔健康调查《口腔科学》
  29. 口腔炎《手穴手纹诊治》
  30. 口腔检查常用器械《口腔科学》
  31. 口腔炎。《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