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 要素膳的分类
要素膳可分为营养支持用及特殊治疗用二类。前者根据脂肪的含理可分为:①低脂肪的,其脂肪的含量仅够满足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EFA)的需要及作为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如Vivonex(美)、复方营养要素(青岛生化制药厂)及活力康(韶关生化制厂)。Vivonex根据氮含量的高低又分为“标准”(STD)及“高氮”(HN)二种。近年,在VivonexHN的新配方中,增加微量元素钼、铬与硒,并将钾的含量由704降至529mg·4200kJ-1,钠的含量由771降至529mg·4200kJ-1,氯的含量由1860降至816mg·4200kJ-1。这样,有利于心血管疾病及肾功不全的患者之用。最后,VivionexHN又将必需氨基酸的百分率提高,使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N)由0.6升高为1。支链氨基酸(branchedchain amino acid,BCAA)由15%提高至33%。渗透浓度由844降至630mOsm·kg-1,水。其他营养素包括EFA、矿物质与维生素的含量,每提供8400kJ都可满足RDA的要求。这种新产品名VivonexT.E.N.,能适合多数病人需要,其与Vivonex HN的比较见表39-1。当胃肠道能耐受的情况下,采用Vivonex T.E.N.的效果当与完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oralnutrition,TPN)或称完全要一纱营养;②高脂肪的,其脂肪的含量除能提供EFA外,尚能提供一部分热量。如Vipep(美)、Flexical(美)、高氮要素合剂(天津第二生化制药厂)。特殊治疗用的要素膳有肝功衰竭的Hepatic-Aid(美)、肾功衰竭的Amin-Aid(美)、创伤的Trauma-Aid(美)及其他。各种要素膳的三大营养素的热量分配见图39-1。
表39-1 Vivonex T.E.N.与Vivonex HN的比较
E/N | BCAA(%) | 渗透浓度* | 脂肪热量(%) | 热量/氮** | |
Vivonex T.E.N. | 52/48 | 33 | 630 | 2.5 | 175/1 |
Vivonex HN | 38/62 | 15 | 844 | 0.9 | 150/1 |
*以mOsm/kg,水表示。**热量以kcal计,氮以g计。1=4.18kJ。
图39-1 要素膳的分类及其三大营养素的热量分配

- 要素膳的分类《临床营养学》
- 要素膳的氮源《临床营养学》
- 要素膳的禁忌证《临床营养学》
- 要素膳的并发症《临床营养学》
- 要素膳的禁忌证《临床营养学》
- 要书说《医效秘传》
- 要素膳的生理《临床营养学》
- 要如何获得健康,免除疾病的伤害呢?《中医之钥》
- 要素膳的适应证《临床营养学》
- 要诀《针灸大成》
- 要素膳的性质《临床营养学》
- 药煮吸筒拔法《中医词典》
- 要素膳的组成《临床营养学》
- 药中禁忌《跌损妙方》
- 要知缓急《扁鹊心书》
- 药之主宰《疫疹一得》
- 耶律倍(899-936年)《中医词典》
- 药政管理工作《中国医学通史》
- 耶律敌鲁《中医词典》
- 药政管理《中国医学通史》
- 耶律庶成(?-约1063年)《中医词典》
- 药疹《自我调养巧治病》
- 掖《中医词典》
- 药疹《百病自测》
- 掖间《中医词典》
- 药疹《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掖门《中医词典》
- 药疹《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掖痈《中医词典》
- 药疹《急诊医学》
- 椰子《本草纲目》
《临床营养学》
- 第一篇 营养概论
- 1 热能
- 2 蛋白质
- 3 脂类
- 4 碳水化物
- 5 维生素
- 5.1 前言
- 5.2 维生素A
- 5.3 维生素D
- 5.4 维生素E
- 5.5 维生素K
- 5.6 维生素B1
- 5.7 维生素B2
- 5.8 尼克酸
- 5.9 维生素B6
- 5.10 叶酸
- 5.11 维生素B12
- 5.12 维生素C
- 5.13 泛酸与生物素
- 参考文献
- 6 无机盐(常量元素)
- 7 微量元素
- 8 健康人营养
- 第二篇 营养缺乏病
- 9 引言
- 10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 11 维生素A缺乏病
- 11.1 病因学
- 11.2 维生素A缺乏病的病理与缺乏症状
- 11.3 维生素A缺乏病的诊断
- 11.4 维生素A缺乏病的预防
- 11.5 治疗
- 11.6 维生素A过多或中毒
- 11.7 维生素A与肿瘤的关系
- 11.8 维生素A与锌的关系
- 11.9 维生素A与药物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12 维生素B1缺乏病
- 13 维生素B2缺乏病
- 14 癞皮病
- 15 维生素C缺乏病
- 16 维生素D缺乏病
- 17 营养性贫血
- 18 锌缺乏
- 19 碘缺乏病与碘过多病
- 19.1 前言
- 19.2 地甲肿与地克病的历史与流行病学
- 19.3 地甲肿与地克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
- 19.4 地甲肿与地克病的临床与诊断
- 19.5 地甲肿与地克病的防治
- 19.6 结语
- 19.7 碘过多病
- 19.8 高碘甲状腺肿的主要临床表现
- 19.9 高碘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
- 19.10 高碘甲状腺肿的预防与治疗
- 参考文献
- 20 缺硒与克山病
- 20.1 引言
- 20.2 克山病和低硒间的关系
- 20.3 克山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硒的关系
- 20.4 克山病的病因
- 20.5 克山病的病理改变
- 20.6 克山病的临床表现
- 20.7 克山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20.8 克山病的治疗
- 20.9 克山病的预防
- 参考文献
- 21 必需脂肪酸缺乏病
- 第三篇 疾病与营养
- 22 引言
- 23 肥胖
- 24 糖尿病
- 25 痛风
- 26 胃肠道疾病
- 27 肝胆系统疾病
- 27.1 营养性肝脏疾病的原因
- 27.2 病毒性肝炎
- 27.3 脂肪肝
- 27.4 肝硬变(肝硬化)
- 27.5 肝功能衰竭与肝性脑病(肝昏迷)
- 27.6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氏病)
- 27.7 胆系结石和感染(胆石症与胆囊炎)
- 参考文献
- 28 心血管疾病
- 29 肾脏疾病
- 30 营养与遗传
- 31 营养与癌瘤
- 32 营养与感染和免疫
- 33 营养与烧伤
- 34 食物与过敏
- 35 营养与口腔疾病
- 36 几种神经系统疾病与营养
- 第四篇 特殊饮食与营养
- 37 外科创伤与营养
- 38 胃肠外营养
- 38.1 前言
- 38.2 影响营养的代谢因素
- 39.8 要素膳的禁忌证
- 38.4 胃肠外营养的种类
- 38.5 胃肠外营养的指征
- 38.6 静脉用营养制剂
- 38.7 营养素的需要量
- 38.8 胃肠外营养的实施
- 38.9 胃肠外营养的并发症
- 38.10 胃肠外营养的监测
- 38.11 胃肠外营养的组织和护理
- 33.12 展望
- 参考文献
- 39 要素膳
- 39.1 前言
- 39.2 要素膳的分类
- 39.3 要素膳的组成
- 39.4 要素膳的氮源
- 39.5 要素膳的性质
- 39.6 要素膳的生理
- 39.7 要素膳的适应证
- 39.8 要素膳的禁忌证
- 39.9 使用方法
- 39.10 要素膳的并发症
- 参考文献
- 40 临床检查用饮食
- 40.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功能检查
- 40.2 甲状旁腺的功能检查
- 40.3 检查肾脏功能的试验饮食
- 40.4 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耐量试验饮食
- 40.5 检查小肠功能的粪脂测定试验饮食
- 40.6 检查先天性非溶血黄疸间接胆红素增高型的低热量试
- 40.7 隐血试验饮食
- 40.8 胆囊造影饮食
- 参考文献
- 41 特殊条件下的营养
- 41.1 电离辐射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
- 41.2 高气压环境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
- 41.3 低气压环境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
- 41.4 有害物质与营养素的关系
- 41.5 噪声环境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
- 41.6 救生条件下的营养保证
- 41.7 应激状态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
- 42 膳食调查
- 附录: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