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24.1 概述

《临床营养学》书籍目录

糖尿病是一种有遗传倾向的慢性代谢紊乱疾病或内分泌疾病。其内分泌改变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所引起的碳水化物、脂肪蛋白质、水及电解质的代谢紊乱。其临床表现有糖耐量低减,高血糖,糖尿多尿多饮,多食,消瘦乏力(三多一少)等症状。其得不到满意的治疗,易并发心血管、肾脏、眼部及神经等病变;严重病例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以致威胁生命。但如能及早治疗,使病情控制,病人寿限可明显延长,而且能从事正常工作。

祖国医学对糖尿病认识较早。战国时期《内经·素问》中,名之为消渴症。病因与肥胖有关,提出“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对其症状描述为“肺消者,饮一溲二”。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到此病的治疗和并发症。书中说“治之愈否,属在病者……”,“其所慎者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灭也;不知此者,纵有金丹可救”。“消渴之人,愈与未愈,常须思虑有大痛”。唐代王焘《外台秘要》:“不欲饱食便卧,亦不宜终日久坐……”。“食毕即须行步,令稍畅而坐卧”。强调了适当体力活动的必要性。总之,祖国医学的某些提法符合近代医学的观点。

世界其它文明古国,如埃及、希腊、罗马、印度等在古医书中也有关于糖尿病的记载。Diabetes是希腊医生Aretaens(公元30~90年)提出的,意思是“尿水通畅”之意。Mellitus是1672年英国Thamas Willis描述糖尿病人的尿“甜如蜜”,后由William Cullen在Diabetes后面加上了mellitus。当时仅视此病为肾脏功能衰竭所致,并未与胰脏联系起来。1869年,德国医生Langerhams发现胰脏有特殊的小岛组织,并命名为兰格罕小岛(Islands of Langerhams)。1889年,德国von Merring 和Minkowski发现狗切除胰岛素后即引起糖尿病,确定了胰脏与糖尿病的关系。1922年,加拿大生理学家Banting和Best从狗的胰腺提取了胰岛素,并应用于临床。1965年,我国首先合成了胰岛素,随着美国、德国也相继合成。自此,为糖尿病的治疗增添了内容。此外,对于糖尿病的发病机理、病因、诊断方法以及预防治疗等方面还都在大力研究中。

众所公认,营养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自胰岛素应用后,营养治疗原则亦由30年代的低热能、低碳水化物、高脂肪的饮食改为目前所主张的合理控制热能,适当提高碳水化物和食物纤维的摄入,减少脂肪进量。碳水化物占总热能的比值已由过去的20%增至45~65%。学者们认为提高碳水化物,减少脂肪进量是有利于防治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但是,饮食内容的改变对长期并发症的影响未弄清,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临床营养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临床营养学》书籍目录
  1. 概述《临床营养学》
  2. 概述《临床生物化学》
  3. 概述《临床基础检验学》
  4. 概述《临床生物化学》
  5. 概述《急诊医学》
  6. 概述《临床生物化学》
  7. 概述《康复医学》
  8. 概述《临床生物化学》
  9. 概述《康复医学》
  10. 概述《临床生物化学》
  11. 概述《基础护理学》
  12. 概述《临床生物化学》
  13. 概述《基础护理学》
  14. 概述《临床生物化学》
  15. 概述《基础护理学》
  16. 概述《临床生物化学》
  17. 概述《基础护理学》
  18. 概述《临床生物化学》
  19. 概述《基础护理学》
  20. 概述《临床生物化学》
  21. 概述《医院药学》
  22. 概念及电流类型《理疗学》
  23. 概述《医院药学》
  24. 概念《动脉粥样硬化》
  25. 概述《医院药学》
  26. 概念《医学免疫学》
  27. 概述《医院药学》
  28. 概念《医学免疫学》
  29. 概述《医院药学》
  30. 概念《医学免疫学》
  31. 概述《医院药学》

《临床营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