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便血或黑屎
闻人氏云∶痘疮大便下血或黑粪,若睡而不醒,是为恶候,乃内热盛也,用犀角地黄汤、抱龙丸、小柴胡汤加生地黄主之。窃谓前症若寒热作渴,小柴胡加生地黄。发热体倦,用五味异功散加当归。口干作渴,用人参白术散。大凡作渴引饮发热者,属实热;作渴饮汤,手足不热者,属虚热;手足逆冷者,属虚寒。治者审之。
一小儿出痘便血,痘赤痛如锥,或疮内出血,余谓肝火炽盛,用小柴胡汤加生地黄一剂,随用犀角地黄汤,一剂而痊。
一小儿痘疮下血,且不起发,先君谓气血不足,用紫草快 汤加参、 、归、术,血顿止,疮顿起,用八珍汤而愈。
一小儿痘疮下血,小便赤色,疮色如赭,发热饮冷,二便不利,先君谓心小肠实热,用八正散,后用解毒防风汤,及饮芹菜汁而痊。
一小儿痘疹便血倦怠,作渴饮汤,余谓∶倦怠便血,脾虚下陷也;少食作渴,津液枯涸也,用五味异功散加紫草而愈。
一小儿便血腹胀,困倦身热,口干饮汤,四肢逆冷,先君谓脾气虚寒不能摄血,用五味异功散加丁香、干姜,二剂血止,痘贯而靥。
一小儿痘将愈而便血,面白恶寒,大便欲去而不去,余谓此元气虚而下陷也,用益气汤,不信,服凉血之剂,致吐泻腹痛而殁。
一小儿痘将愈,患便血,面白恶寒,手足并冷,脉沉细如无,余谓阳气虚寒,欲用人参、姜、桂。不从,翌日而死,手足青黑。惜哉!
上每服四钱,水煎。或为末,白汤调下。
紫草快 汤 治痘疹下血,不能起发,出不快,色不红活等症。(即紫草汤,方见顶陷心烦)
圣济犀角地黄汤 治热毒内蕴,烦躁作渴,面色赤,大便黑屎,或神昏便血。(方见顶陷心烦)
小柴胡 治肝经有热,不能藏血而便血。(方见痘身疼)
五味异功散 治脾胃气虚,不能统血,而大便下血。(方见寒战切牙)
八珍汤 治气虚不能慑血而便血。(方见顶陷灰白)
八正散 治心小肠有热,小便赤,并大便下血。(方见痘小便不利)

- 痘便血或黑屎《保婴撮要》
- 痘被经水触犯《奇效简便良方》
- 痘病《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痘《也是山人医案》
- 痘病根原《四圣悬枢》
- 痘《医学真传》
- 痘病解《四圣悬枢》
- 痘《冷庐医话》
- 痘病消长《四圣悬枢》
- 痘《临证指南医案》
- 痘不灌浆《中医词典》
- 痘《临证指南医案》
- 痘不快发《奇效简便良方》
- 痘《续名医类案》
- 痘不起浆《奇效简便良方》
- 痘《景景医话》
- 痘不起胀《中医词典》
- 豆油《饮食须知》
- 痘不脱痂《奇效简便良方》
- 豆油《本草易读》
- 痘潮热《保婴撮要》
- 豆皮饮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痘稠密《保婴撮要》
- 豆皮《本草便读》
- 痘出不快《中医词典》
- 豆麦汤《保健药膳》
- 痘出不快《医学纲目》
- 豆麦粉《医学入门》
- 痘出不起《奇效简便良方》
- 豆蔻粥《保健药膳》
- 痘出太密《医学纲目》
《保婴撮要》
- 作者:薛铠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序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
- 卷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痘疹受病之由
- 痘疹正状
- 痘疹轻重
- 不治五症
- 发热口渴烦躁不止之症
- 痘疮出迟属各经所主
- 泄泻切牙作渴之症
- 痘疮发热属阴属阳之异
- 痘疮大便不通之症
- 欲靥不靥欲落不落之症
- 涕唾稠粘大便坚实之症
- 顶陷灰白泻渴之症
- 寒战切牙饮水泻渴之症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