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食发丹

《保婴撮要》书籍目录

伤食发丹者,因脾胃之气未充,乳食过多,不能运化,蕴热于内,而达于肌表也。若因食乳停滞者,先用保和丸消之,大便秘结者,量加大黄通之。乳食既消,而丹尚作者,用清中解郁汤治之。丹邪既去,而乳食不思者,用五味异功散补之。发热作渴,或饮食少思者,用七味白术散补之。大凡饮食浓味所致者赤晕,或行而缓慢。若饮烧酒,或误吞信石所致者,遍身赤晕,其行甚速;又有疮疡发 ,周遭有赤晕,其热消散或脓出自退,凡此俱忌砭法,皆宜安里为主,不可攻伐。若自吐泻,亦不可止之,吐泻中有发散之意。因饮烧酒者,饮冷米醋一二杯解之,此神妙之法也。因母多食炙 膏粱,或饮烧酒,或服辛热燥药,或郁怒伤肝脾,致儿为患者,当参胎热毒疮疡治之。

一小儿面赤皎白,手足常冷,伤食患丹,余谓此因脾胃虚弱,不信,另用克伐之剂,更吐泻腹痛,吐涎不乳,口舌生疮,此脾胃复伤,而虚寒格阳在外,非实热也,先用六君、干姜,又用五味异功散而愈。

一小儿每停食发赤晕,此脾虚食郁,用清中解郁汤而愈。越月忽摇头切牙,痰甚发搐,呕吐酸腐,此食郁伤脾也,待其吐尽,翌日少与白术散而愈。又服前散,月余遂不复患。

一小儿停食便秘,四肢赤色,此饮食蕴毒于内,用枳实黄连浓朴山楂神曲,而便通赤解。更头晕咳嗽,此脾气虚而不能生肺金也,用六君、桔梗,以补脾肺;山楂神曲,以消饮食而痊。

一小儿患此,服发表之剂,手足抽搐,服惊风之药,目 痰甚,余谓脾胃亏损,肝木所胜之虚象,无风可祛,无痰可逐,用六君子汤一剂而安,再剂而瘥。

一小儿停食,服通利之剂,患丹作呕腹胀,此脾气复伤也,用补中益气汤、五味异功散而愈。

一小儿因母食炙 酒面,两臂前 各漫肿一块,有根四畔,赤晕相围,余谓患处属胃经,因胃经积热而为患也,用清胃、泻黄二散,治之而消。设谓丹毒,辄用砭法及败毒之药,反促其危矣。

一小儿因母饮烧酒,其子身赤如丹毒,三日间皮肤皆溃,烦躁发热,饮冷作渴,令饮冷米醋,即日并安。却服金银花甘草未而愈。

一小儿患疟,服信石之药,遍身赤痛,烦躁昏愦,用米醋一杯,徐灌而苏,良久遍身如故,又用金银花甘草为末,每服一钱,米醋调下,三服而安。

一小儿五岁,忽吐泻,又俄顷胸腹赤色见,遂遍身俱赤,余意其中信石之毒而然,若胎瘤食毒,则无此急速,乃灌冷米醋一杯,吐泻即止,少刻赤渐退,半日始苏,其形尚似死。又用羊血,接其元气而愈。

保和丸(方见虚羸)

泻黄散(方见脾脏)

清胃散

加味归脾汤

六君子汤(三方见天钓)

清中解郁汤(方见丹毒)

七味白术散(方见积滞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保婴撮要》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保婴撮要》书籍目录
  1. 伤食发丹《保婴撮要》
  2. 伤食发丹《证治准绳·幼科》
  3. 伤食发热《中医词典》
  4. 伤食发丹《中医词典》
  5. 伤食腹痛《中医词典》
  6. 伤食恶寒《中医词典》
  7. 伤食后发搐《中医词典》
  8. 伤食大小总论合参(附伤饮)《冯氏锦囊秘录》
  9. 伤食后发搐《小儿药证直诀》
  10. 伤食《伤寒指掌》
  11. 伤食论《胎产心法》
  12. 伤食《女科证治准绳》
  13. 伤食论《胎产心法》
  14. 伤食《盘珠集胎产症治》
  15. 伤食论《妇科秘书》
  16. 伤食《盘珠集胎产症治》
  17. 伤食门《幼科切要》
  18. 伤食《金匮钩玄》
  19. 伤食门《医方考》
  20. 伤食《慈幼便览》
  21. 伤食呕吐证治《医宗金鉴》
  22. 伤食《医效秘传》
  23. 伤食呕吐证治《妇科心法要诀》
  24. 伤食《时方妙用》
  25. 伤食诗《医学实在易》
  26. 伤食《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27. 伤食头痛《中医词典》
  28. 伤食《幼科折衷》
  29. 伤食吐《中医词典》
  30. 伤食《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31. 伤食吐《医宗金鉴》

《保婴撮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