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迟
钱氏云∶心之声为言,小儿四五岁不能言者,由妊母卒有惊动,邪乘儿心,致心气不足,故不能言也。有禀父肾气不足而言迟者;有乳母五火遗热闭塞气道者;有病后津液内亡,会厌干涸者;亦有脾胃虚弱,清气不升而言迟者。心气不足,用菖蒲丸。肾气不足,用羚羊角丸。闭塞气道,用加味逍遥散。津液内亡,用七味白术散。脾胃虚弱,用补中益气汤。
治验一小儿言迟泄泻,声音不亮,杂用分利清热等剂,喉音如哑,饮食少思,朝用地黄丸加五味子,夕用补中益气汤,其泻渐止。遂专服前丸,两月喉音渐响。
一小儿白睛多,泻后喉喑,口渴兼吐,大便不实,朝夕服地黄丸而痊。后患泻,喉复喑,仍服前丸而愈。此皆禀赋肾气不足,故用是药。
一小儿五岁不能言,咸以为废人矣,但其形色悉属肺肾不足,遂用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鹿茸,及补中益气汤加五味子。两月余,形气渐健,将半载,能发一二言,至年许,始音声如常。
菖蒲丸 治心虚语迟。
石菖蒲 丹参(各一钱) 赤石脂(三钱) 人参(半两) 天门冬(去心焙,一钱)
上为末,炼蜜丸,麻子大,食后温水服二三十丸。
羚羊角丸 治行迟。
羚羊角镑 虎胫骨(醋炙黄) 生地黄(焙) 酸枣仁 白茯苓(各五钱) 肉桂 防风 当归 黄 (各二钱半)
上为末,炼蜜成剂,每服一皂子大,白汤化下。
补中益气汤(方见虚羸)
六味地黄丸(方见肾脏)
加味逍遥散(方见内钓)

- 语迟《保婴撮要》
- 语迟《寿世保元》
- 语迟《慈幼新书》
- 语迟《证治准绳·幼科》
- 语迟《保幼新编》
- 语迟《幼幼新书》
- 语迟(儿科)《冯氏锦囊秘录》
- 语迟《中医词典》
- 语迟第四十一问《婴童百问》
- 语吃《幼幼新书》
- 语迟行迟《续名医类案》
- 禹余粮证十七 太阳一百八《伤寒悬解》
- 语迟候(幼幼汇集 下)《古今医统大全》
- 禹余粮丸方《伤寒杂病论》
- 语迟论《婴童类萃》
- 禹余粮丸(原方阙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语迟诗(七言)《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 禹余粮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语声重浊《中医词典》
- 禹余粮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语望重浊《中医名词词典》
- 禹余粮丸《冯氏锦囊秘录》
- 语言发育异常辨病《常见病自测》
- 禹余粮丸《备急千金要方》
- 语言蹇吃《中医词典》
- 禹余粮丸《备急千金要方》
- 语言蹇涩《中医词典》
- 禹余粮《本草图经》
- 语言能力检测《康复医学》
- 禹余粮《本草乘雅半偈》
- 语言治疗《康复医学》
《保婴撮要》
- 作者:薛铠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序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
- 卷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痘疹受病之由
- 痘疹正状
- 痘疹轻重
- 不治五症
- 发热口渴烦躁不止之症
- 痘疮出迟属各经所主
- 泄泻切牙作渴之症
- 痘疮发热属阴属阳之异
- 痘疮大便不通之症
- 欲靥不靥欲落不落之症
- 涕唾稠粘大便坚实之症
- 顶陷灰白泻渴之症
- 寒战切牙饮水泻渴之症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