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痒塌
陈文宿先生云∶痘疮痒塌,若脏腑调和,血气充实,外常温暖,内无冷气,必无此症。设服宣利之药所致,宜用异功散治之。丹溪云∶痘疹痒塌者,于形色脉上分之,实则脉有力,气壮;虚则脉无力,气怯。虚痒则实之,更加凉血药;
实痒则大便秘结,以凉药下之。窃谓前症若色赤而有痒者,属血虚有热,用四物、牡丹皮。色白而兼痒者,属气虚有热,用四君加芎、归。若发热大便秘结者,用犀角消毒散。发热大便调和者,用麦门冬饮。寒战渴泻,喘嗽声哑气急,先用十一味木香散,如未应,急用十二味异功散,外用败草散敷之。若寒战切牙,烦热喘渴足冷,灰白内陷,腹胀渴泻者,皆不治。
一小儿出痘六日,痒塌寒战,钱密 谓血气虚寒。用十一味木香散二剂而浆贯;用参 托里散,而靥脱。后痕作痒,用大补汤而痊。
一小儿第七日,痒塌少食,手足俱冷,发热恶寒。先君谓阳气虚寒。用十二味异功散,一剂而痒止,又用托里散加肉桂,四剂而浆贯,用十全大补汤而结靥。后痕赤作痒,此血气虚热,用八珍汤二十余剂而愈。
一妇人出痘,热数日而发见,用紫草快 汤,虽红活而痒塌,询其素勤劳,元气颇不充实,用八珍汤,烦热渐止,又用托里散而靥。
一小儿十六岁,第九日痘塌口干,发痒手冷腹胀。先君谓脾胃血气虚弱,用五味异功散加归、 、姜、桂,四剂痒渐止;又用十全大补汤,六剂浆贯;用八珍汤数剂而靥。后遍身不时作痒,或痘痕色赤,用补中益气汤而痊。
一小儿痘浆不满,面赤作痒。余谓血气虚而有热,欲与温补。不信,服清热之药,至十三日,疮痕色赤,烦渴腹胀不食,手足逆冷而殁。
四物汤(方见痘疮出迟)
托里散
十全大补汤(方见腹胀)
八珍汤
十一木香散
十二味异功散(三方见顶陷灰白)
紫草快 汤(方见顶陷心烦)

- 痘痒塌《保婴撮要》
- 痘痒塌《医学纲目》
- 痘腰痛《保婴撮要》
- 痘痒门主论《疡医大全》
- 痘药正品《景岳全书》
- 痘咽痛《医学纲目》
- 痘衣法《中医词典》
- 痘形顺逆《痘疹心法要诀》
- 痘衣种法《医宗金鉴》
- 痘形顺逆《医宗金鉴》
- 痘衣种法《幼科种痘心法要旨》
- 痘形痘色吉凶《景岳全书》
- 痘疫《回春录》
- 痘形《张氏医通》
- 痘喑《保婴撮要》
- 痘泻不渴《医学纲目》
- 痘瘖《中医词典》
- 痘小便不利《保婴撮要》
- 痘应出不出《中医词典》
- 痘痫搐《保婴撮要》
- 痘痈《医学纲目》
- 痘痫搐《医学纲目》
- 痘痈《医宗金鉴》
- 痘吐泻《保婴撮要》
- 痘痈《外科心法要诀》
- 痘吐逆《保婴撮要》
- 痘痈《外科正宗》
- 痘吐逆《医学纲目》
- 痘痈痘毒《景岳全书》
- 痘释《冯氏锦囊秘录》
- 痘痈及痘烂《奇效简便良方》
《保婴撮要》
- 作者:薛铠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序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
- 卷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痘疹受病之由
- 痘疹正状
- 痘疹轻重
- 不治五症
- 发热口渴烦躁不止之症
- 痘疮出迟属各经所主
- 泄泻切牙作渴之症
- 痘疮发热属阴属阳之异
- 痘疮大便不通之症
- 欲靥不靥欲落不落之症
- 涕唾稠粘大便坚实之症
- 顶陷灰白泻渴之症
- 寒战切牙饮水泻渴之症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