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疮
漏疮之症,因禀气血不足,或久病血气虚弱,或儿肝脾食积内热,不能生肌,或乳母七情不和,脾气不能收敛。当审其所因,调补元气,佐以如圣饼、葱熨之类为善。若用流气破血追蚀等药,反为败症矣。余当参各门主之。
一小儿患在臂间,肿硬不消,面色痿黄,脓水清稀,此元气亏损之症,用八珍汤为主,六君子汤为佐,渐愈。因饮食失节,恶寒发热,用六君子加升麻、柴胡而安,用益气汤加异功散而敛。
一小儿腿内侧患之,寒热发渴,此肝脾二经气血虚症也,盖胃为五脏之本,先用五味异功散加升麻、柴胡,月余胃气始复;乃用地黄丸补肾水以生肝血而愈。
一小儿臂间漫肿,按之至肉方痛,肉色不变,形体消瘦,面目多白,余谓此禀肾经虚症,当补脾肺以滋化源。反用寒凉克伐之药,脾气大虚,患处肉死;又用追蚀之药,死肉虽去,疮口不敛而殁。
一小儿四岁,尚解颅,余用地黄丸而颅阖,至十六颐间肿硬,发热唾痰,余谓属肾经气不足,水泛而为痰,气伤而为肿。不信,反用火针败毒,破而出水。余曰∶肾主骨,骨而为痈,元气亏败,余何能为?后果殁。惜哉!
─小儿患在臂外侧,疮口开张,肿硬色黯,发热恶寒,手足时冷,此少阳经阳气虚寒,不能生肌收敛也,当助胃气。不信,仍行攻疮而殁。
一小儿十五岁,足跟患之,二年不愈,日出清脓数滴,余谓禀肾气虚弱也。不信,毕姻后,肿硬寒热,仍用攻伐之药,而殁。
如圣饼
八珍汤(方见发热不止)
六君子汤(方见肠痈)
补中益气汤(方见肌肉不生)
六味地黄丸(方见作渴不止)

- 漏疮《保婴撮要》
- 漏疮《证治准绳·幼科》
- 漏疮《丹溪心法》
- 漏疮《续名医类案》
- 漏疮《回生集》
- 漏疮《杂病治例》
- 漏疮《金匮钩玄》
- 漏出液与渗出液《临床基础检验学》
- 漏带《中医词典》
- 漏病《中医词典》
- 漏底伤寒《中医词典》
- 漏胞(方四首)##《备急千金要方》
- 漏耳《中医词典》
- 漏胞《中医词典》
- 漏风《圣济总录》
- 漏艾茶《茶饮保健》
- 漏风《中医词典》
- 漏《胎产指南》
- 漏风《医述》
- 漏《杂病治例》
- 漏风证《伤寒九十论》
- 漏《中医词典》
- 漏谷《中医词典》
- 蝼蚁窝《奇效简便良方》
- 漏谷《针灸学》
- 蝼蝈风《解围元薮》
- 漏谷(一名太阴络)《针灸大成》
- 蝼蛄咬伤《外科证治全书》
- 漏管治法《外科证治全书》
- 蝼蛄咬《证治准绳·疡医》
- 漏归茶《茶饮保健》
《保婴撮要》
- 作者:薛铠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序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
- 卷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痘疹受病之由
- 痘疹正状
- 痘疹轻重
- 不治五症
- 发热口渴烦躁不止之症
- 痘疮出迟属各经所主
- 泄泻切牙作渴之症
- 痘疮发热属阴属阳之异
- 痘疮大便不通之症
- 欲靥不靥欲落不落之症
- 涕唾稠粘大便坚实之症
- 顶陷灰白泻渴之症
- 寒战切牙饮水泻渴之症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