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毒(头面赤肿)

《保婴撮要》书籍目录

小儿时毒,因感四时不正之气,致鼻面耳项或咽喉赤肿,寒热头痛,甚者恍惚不宁,咽喉闭塞,状如伤寒,五七日间亦能杀人。脉浮数者邪在表,脉沉涩者邪在里。在表用葛根牛蒡子汤,在里用栀子仁汤,表里俱病者,犀角升麻汤

甚则宜砭,及用通气散,宜泄其毒,旬日自消。若不消而欲作脓者,用托里消毒散。欲收敛者,用托里散。若咽肿不能言,头肿不能食者,必死。

一小儿患此三日,二便调和,用葛根牛蒡子汤,漫肿悉退,惟颊间赤肿,欲作脓,用活命饮二服,外用代针膏而脓出;再用托里消毒散而愈。

一小儿肿赤 痛,此欲作脓也,用托里消毒散,二剂脓成,针之肿痛顿减,又二剂渐愈,却以柴胡子散白芷升麻,与母服之而愈。

一小儿肿 作痛,药不能下咽,先用通气散,连作嚏,却用犀角升麻汤,乳食稍进,肿痛渐消,仍服数剂而脓血渐少,母服加味逍遥散而愈。

一小儿患之,咽喉作痛,二便自调,用葛根牛蒡子汤三剂、甘桔汤四剂,肿痛渐愈。诊乳母左关脉弦数,用加味逍遥散,母子 服而消。

一小儿患之,赤肿作渴。外敷、内服皆寒凉之药,余欲洗去敷药,急用发散表邪、开通腠理之剂。不信,仍用前药,遂致不救。

通气散 治时毒 痛,咽喉不利,取嚏以泄其毒。

玄胡索 猪牙皂角 川芎(各一钱) 藜芦(五分) 羊踯躅花(三分)

上为细末,用纸捻蘸少许 鼻内,取嚏为效。

甘桔汤 治肺经壅热,胸膈不利,咽喉肿痛,痰涎壅盛(方见时毒)

犀角升麻汤 治风热口唇颊车连牙肿痛。

犀角镑(二钱) 升麻 防风 羌活 川芎 白芷(各五钱) 黄芩 甘草(各一钱) 白附子(四分)

上每服三五钱。

栀子仁汤 治时毒肿痛,大便秘结。

郁金 枳壳(麸炒) 升麻 山栀仁 牛蒡子(研碎炒) 大黄(炒。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三钱,蜜水调服。

葛根牛蒡子汤 治时毒肿痛,消毒解热。

葛根 管仲 甘草 江西豆豉 牛蒡子(半生半炒研碎。各等分)

上每服三五钱,水煎。

柴胡栀子散(方见胁

托里消毒散

代针膏

托里散

仙方活命饮(四方并见热毒疮疡

加味逍遥散(方见发热不止)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保婴撮要》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保婴撮要》书籍目录
  1. 时毒(头面赤肿)《保婴撮要》
  2. 时毒《丁甘仁医案》
  3. 时毒(谓毒发于面鼻耳项)《立斋外科发挥》
  4. 时毒《外科心法要诀》
  5. 时毒疙瘩方《卫生宝鉴》
  6. 时毒《证治准绳·疡医》
  7. 时毒论《外科正宗》
  8. 时毒《证治准绳·幼科》
  9. 时毒门主方《疡医大全》
  10. 时毒《续名医类案》
  11. 时毒门主论《疡医大全》
  12. 时毒《医宗金鉴》
  13. 时毒暑疖《外科启玄》
  14. 时毒《中医词典》
  15. 时发时散翳《中医词典》
  16. 时毒《景岳全书》
  17. 时方《中医名词词典》
  18. 时毒《中医名词词典》
  19. 时方《中医词典》
  20. 时疮《中医词典》
  21. 时方派《中医名词词典》
  22. 时不可违《卫生宝鉴》
  23. 时方三首《女科要旨》
  24. 时病本气篇导言《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5. 时复《目经大成》
  26. 时病《丹溪治法心要》
  27. 时复《血证论》
  28. 时病《中医名词词典》
  29. 时复证《中医词典》
  30. 《凌临灵方》
  31. 时复证《张氏医通》

《保婴撮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