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脑骨伤损

《保婴撮要》书籍目录

脑骨伤损者,用轻手搏令端正,剪去其发。若皮不破,敷黑龙散或葱熨法。皮破则填乳石散,以绢帛包之。不可见风着水,更用葱杵烂炒热,频罨患处为佳。

一小儿伤脑出血过多,发热烦躁,肉 筋惕,殊类风症,欲作风治。余曰∶无风可祛,无汗可发,法当峻补其血。遂用圣愈汤二剂而安,又用养血之剂而愈。

一小儿伤脑肿痛出血。外敷花蕊石散,内服八珍汤而安。后揭疮痂出血碗许,手足发搐,寒热痰盛。此血虚兼惊,肝火内动而生风也,令服地黄丸及加味逍遥散而愈。

一小儿伤胫骨出血肿痛,恶寒少食,睡中发搐,先用异功散,饮食渐进;又用逍遥散,发搐顿止;再用归脾汤,母子并服而愈。

一小儿被伤,手足发搐,顿闷切牙,饮食不思,此肝经血虚,火动生风,脾土受侮而然耳,用地黄丸异功散,诸症渐退;用八珍汤托里散疮渐愈。

一小儿被伤,面青懒食,时作腹痛,以手按腹却不痛,余以为脾气内伤而然。不信,妄服攻血之药,果吐泻作呕,手足并冷。余先用六君加柴胡升麻生姜,又用托里散、异功散而愈。

一小儿脑侧近耳被伤,寒热作痛,溃后不敛,恪服止痛清热之剂。余曰∶寒热作痛,因肝经气血虚也,溃而不生肌肉,脾经气血虚。遂用地黄丸、异功散加归、 ,诸症渐愈,又用托里散而敛。

谦甫花蕊石散 治一切金刃箭镞打扑伤损,或死者急搽伤处。其血如入脏,二便不通,用童便和水煎,入酒少许,调服立效。若腹破肠出,急宜内入以桑白皮为线缝合,掺围疮上,如疮干以津润之。

硫磺(明净者四两) 花蕊石(一斤)

上为末拌匀,入瓦罐内,用纸筋和泥固济,候泥干,渐添火 至通红,经宿取出细研,瓷器盛用。

加味逍遥散 治伤损血虚,内热发热或遍身瘙痒寒热;或肢体作痛,头目昏重;或怔忡颊赤,口燥咽干;或发热盗汗,食少不寐;或口舌生疮,耳内作痛;或胸乳腹胀小便不利。(方见发热不止)

圣愈汤 治杖疮、金疮疽,脓血出多,热躁不安,或晡热作渴等症。(方见出血不止)

十全大补汤 治杖疮瘀秽已出,气血俱虚,肿痛不消,或腐而不溃,溃而不敛;或恶寒发热,自汗盗汗,饮食少思,肢体倦怠。若怯弱之人,患处青肿,肌肉不坏者,服之自愈。若有瘀血,砭刺早者,服之自消;或溃而脓水清稀,肌肉不生;或口干作渴,而欲饮汤;或砭后发热恶寒,头痛目晕,口干作渴,有似中风之症,皆属气血虚也。并宜服之。(即四君、四物加肉桂、黄 。)

八珍汤(一名八物汤) 治伤损等症,失血过多,或误服克伐之剂,血气耗损,恶寒发热,烦躁作渴;或疮疡因气虚,肿痛不消,不能溃敛;或溃疡,恶寒发热,脓水清稀,久而不愈。(即四君、四物)

黑龙散 治跌扑伤损,筋骨碎断,先端正其骨,以纸摊贴,若骨折,更以薄木片,疏排夹贴,却将小绳紧缚三日,再用前法,勿去夹板,恐摇动患处,至骨紧牢,方不用板。若被刀箭虫伤成疮,并用姜汁和水调贴,如口破以玉珍散填涂。

枇杷叶(去毛入半两,一云山枇杷根) 穿山甲(六两,炒黄或炼存性)

上为末,姜汁水调,或研地黄汁调亦好。

地黄丸(方见作渴不止)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保婴撮要》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保婴撮要》书籍目录
  1. 脑骨伤损《保婴撮要》
  2. 脑骨伤《中医词典》
  3. 脑和脊髓畸形《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4. 脑骨伤《中医词典》
  5. 脑后顶门《中医词典》
  6. 脑功能康复的理论依据《医学心理学》
  7. 脑后顶门《中医词典》
  8. 脑梗死《病理学》
  9. 脑后发《中医词典》
  10. 脑梗塞《老年百病防治》
  11. 脑后发《中医词典》
  12. 脑膏《中医词典》
  13. 脑后发《医宗金鉴》
  14. 脑膏《中医词典》
  15. 脑后发《外科心法要诀》
  16. 脑干症状群《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7. 脑后发《外科启玄》
  18. 脑干连脑神经根歌诀《人体解剖学歌诀》
  19. 脑后骨《中医词典》
  20. 脑疳《幼科心法要诀》
  21. 脑后骨《中医词典》
  22. 脑疳《儿科萃精》
  23. 脑后痈神方(一名落头疽)《华佗神方》
  24. 脑疳《外科理例》
  25. 脑候《诸病源候论》
  26. 脑疳《证治准绳·幼科》
  27. 脑户《中医词典》
  28. 脑疳《幼幼新书》
  29. 脑户《中医词典》
  30. 脑疳《医宗金鉴》
  31. 脑户《针灸学》

《保婴撮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