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病理反射

《物理诊断学》书籍目录

一、检查内容

(一)巴彬斯基(Babinshi)征:为下肢的的锥体束征。病人仰卧,下肢伸直放松,医生一手握住病人踝部,一手持一头部较尖的木柄或棉签柄,自足底跟部沿外缘向前划去直达 趾附近,正常为足趾呈 屈(为阴性),如出现 趾背屈其余四趾呈扇形外展即为阳性。无反应为中性,如一侧阴性另一侧中性仍有临床意义。(如图12-2-1)

巴彬斯基征检查方法示意图

巴彬斯基征检查方法示意图

图12-2-1 巴彬斯基征检查方法示意图

(二)霍复曼(Hoffmann)征:为上肢的锥体束征。医生用左手托住病人一侧的腕部,并使腕关节略背屈,各手指轻度屈曲,医生以右手食、中两指夹住病人中指,以拇指迅速向下弹刮病人中指甲,正常时无反应,如出现病人拇指内收其余各指也呈屈曲动作即为阳性。在部分正常人可出现双侧对称性阳性,并无诊断意义。

二、临床意义

当锥体束损害或大脑皮质运动区功能障碍(癫痫发作后),高级中枢失去对脊髓的抑制作用即出现上述病理反射,故也称锥体束征。一岁以下幼儿因锥体束发育不全、深睡、昏迷时也可出现阳性反应。

三、髌、髁阵挛

当深反射高度亢进,如突然强力牵引肌腱可引起肌肉的节律性收缩称为阵挛。临床常见有髌阵挛及踝阵挛。其临床意义同反射亢进。

(一)髌阵挛(patellaclonus):病人仰卧下肢伸直,医生用拇指与食指按握髌骨上缘,用力迅速向下推动髌骨并维持一定推力,如出现股四头肌节律性收缩,髌骨呈上下持续性运动即为阳性(图12-2-2)。

(二)髁阵挛(ankleclonus):病人仰卧,髋及膝关节处屈曲位,医生一手托下肢 部,另一手握其足 快速推足背曲并保持一定推力,踝关节出现节律性屈伸运动即为阳性。(如图12-2-3)

髌阵挛检查方法

图12-2-2 髌阵挛检查方法

踝阵挛检查方法

图12-2-3 踝阵挛检查方法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物理诊断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物理诊断学》书籍目录
  1. 病理反射《物理诊断学》
  2. 病理变化《传染病》
  3. 病理反射《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4. 病理变化《病理学》
  5. 病理及病理生理《儿科学》
  6. 病理《胸外科学》
  7. 病理类型《普通外科学》
  8. 病理《普通外科学》
  9. 病理情况《药理学》
  10. 病理《普通外科学》
  11. 病理全息与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12. 病理《儿科学》
  13. 病理生理《临床营养学》
  14. 病理《临床营养学》
  15. 病理生理《急诊医学》
  16. 病冷候《诸病源候论》
  17. 病理生理《急诊医学》
  18. 病可下证《脉经》
  19. 病理生理《儿科学》
  20. 病可温证《脉经》
  21. 病理生理《普通外科学》
  22. 病可温十三条《仲景伤寒补亡论》
  23. 病理生理变化《普通外科学》
  24. 病可吐证《脉经》
  25. 病理生理和病理解剖学变化《儿科学》
  26. 病可水证《脉经》
  27. 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儿科学》
  28. 病可水八条《仲景伤寒补亡论》
  29. 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病理生理学》
  30. 病可灸证《脉经》
  31. 病理生理学的内容《病理生理学》

《物理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