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中风
一论中风者。俱有先兆之症。凡人如觉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少力。或肌肉蠕动者三年内必有大风之至。经曰。肌肉蠕动。名曰微风。故手大指次指手太阴阳明经。风多着此经也。当预防之。宜朝服六味地黄丸。或八味丸。暮服竹沥枳术丸。与搜风顺气丸。二药间服。久而久之。诸病可除。何中风之有。是以圣人治未病而不治已病。
一论此方。专化痰清火。顺气除湿。祛眩晕。疗麻木。消酒食。开郁结。养气血。健脾胃。平常可服。
白术(去芦土炒) 苍术(米泔浸盐水炒各二两) 木香(二钱) 枳实(麸炒) 陈皮(去白)白茯苓(去皮) 半夏(白矾皂角生姜煎水浸一日煮干) 南星(制同上) 黄连(姜炒)条芩(酒炒) 当归(酒洗) 山楂(去子) 白芥子(炒) 白芍(酒炒各一两) 人参(五钱)
上为细末。以神曲六两。姜汁一盏。竹沥一碗。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食远临卧。淡姜汤送下。
一论三十六种风。七十二般气。上热下冷。腰脚疼痛。四肢无力。多睡少食。日渐羸瘦颜色不完。恶疮下注。口苦无味。憎寒毛悚。积年 癖气块。丈夫阳气断绝。妇人久无嗣息。
久患寒疟。呕吐泻痢。肠中积热。以致胁间痞闷。大便结燥。小便赤涩。肠风痔漏。肢节顽麻。手足瘫痪。步履艰辛。言语謇涩。不问男子妇人小儿皆可服。
锦纹大黄(酒浸九蒸九晒要黑色五两为主) 火麻仁(微炒去壳二两) 郁李仁(泡去皮二两) 枳壳(麸炒二两) 山茱萸(酒蒸去核二两) 车前子(炒二两五钱) 槟榔(二两) 干山药(酒蒸二两) 怀牛膝(去芦酒洗二两) 菟丝子(水洗净酒煨烂捣成饼焙干二两) 独活(一两)
上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余丸。茶酒任下。百无所忌。早晚各一服。觉脏腑微动。以羊肚肺羹补之。久患肠风便血。服之除根。瘫痪语涩。服之平复。酒后能进一服。宿酒尽消。中年以后之人。过用浓味。酒肉多有痰火。且不能远房事。往往致阴虚火动。动则生风。所谓一水不能胜五火也。故以此疏风降火为主。不论年高气弱。雄壮妇人。并皆治之。
孕妇勿服。

- 预防中风《寿世保元》
- 预防与护理《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 预防中风《万病回春》
- 预防与保健《中医妇科学》
- 预防中风《急救广生集》
- 预防与保健《中国医学通史》
- 预防中风《经验丹方汇编》
- 预防用生物制品《中药法规》
- 预防中风出《干坤生意》《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 预防性措施《预防医学》
- 预后《临床营养学》
- 预防瘟疫方《奇方类编》
- 预后《传染病》
- 预防途径《临床营养学》
- 预后《传染病》
- 预防损伤《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预后《传染病》
- 预防农药污染与中毒《预防医学》
- 预后《传染病》
- 预防难产《竹林女科证治》
- 预后《传染病》
- 预防目疾《奇效简便良方》
- 预后《传染病》
- 预防接种《传染病》
- 预后《传染病》
- 预防接种《预防医学》
- 预后《传染病》
- 预防接种《中医儿科学》
- 预后《传染病》
- 预防接种《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预后《传染病》
《寿世保元》
- 作者:龚廷贤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年—1644年
- 卷一
- 医说
- 五脏六腑脉病虚实
- 五脏补泻主治例
- 十二经络
- 奇经八脉
- 诊脉
- 七表八里总归四脉
- 论五脏见四脉应病诗
- 内因脉
- 外因脉
- 不内不外因脉
- 定死脉形候歌
- 脉辨生死
- 诊杂病生死脉歌
- 诊暴病歌
- 诸脉宜忌生死
- 扁鹊华佗察声色秘诀
- 诊五脏六腑气绝症候
- 脏腑论
- 血气论
- 脾胃论
- 五运六气论
- 五运主病
- 亢则害承乃制体用说
- 医论
- 卷一本草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儿科总论
- 急惊
- 慢惊
- 慢脾
- 诸疳
- 积癖
- 热症
- 感冒
- 脾胃
- 伤食
- 吐泻
- 痢疾
- 疟疾
- 痰喘
- 咳嗽
- 发痧
- 通治
- 变蒸论
- 初生杂症论
- 胎热
- 胎寒
- 胎肥
- 胎怯
- 胎黄
- 胎惊
- 锁肚
- 不乳
- 撮口
- 噤风
- 脐风
- 客忤
- 不尿
- 夜啼
- 中恶
- 天吊
- 鹅口
- 口疮
- 重舌
- 木舌
- 弄舌
- 牙疳
- 吃泥土
- 丹毒、赤游
- 喉痹、乳蛾
- 眼疾
- 耳疾
- 鼻疮
- 头疮
- 脐疮
- 虫痛
- 尾骨痛
- 阴肿疝气
- 盘肠气痛
- 脱肛
- 遗尿
- 尿浊
- 便血
- 下淋
- 吐血、衄血
- 大小便闭
- 水肿
- 黄胆
- 汗症
- 解颅
- 鹤节
- 行迟
- 语迟
- 齿迟
- 诸迟
- 龟胸
- 龟背
- 滞颐
- 囟陷
- 囟填
- 手拳
- 脚拳
- 痘疮
- 疹
- 卷九·外科诸症
- 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