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常心肌电生理
(一)心肌细胞膜电位
心肌细胞的静息膜电位,膜内负于膜外约-90mV,处于极化状态。心肌细胞兴奋时,发生除极和复极,形成动作电位。它分为5个时相,0相为除极,是Na+快速内流所致。1相为快速复极初期,由K+短暂外流所致。2相平台期,缓慢复极,由Ca2+及少量Na+经慢通道内流与K+外流所致。3相为快速复极末期,由K+外流所致。0相至3相的时程合称为动作电位时间(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APD)。4相为静息期,非自律细胞中膜电位维持在静息水平,在自律细胞则为自发性舒张期除极,是特殊Na+内流所致,其通道在—50mV开始开放,它除极达到阈电位就重新激发动作电位。
(二)快反应和慢反应电活动
心工作肌和传导系统细胞的膜电位大(负值较大),除极速率快,传导速度也快,呈快反应电活动,其除极由Na+内流所促成;窦房结和房室结细胞膜电位小(负值较小),除极慢,传导也慢,呈慢反应电活动,除极由Ca2+内流促成。心肌病变时,由于缺氧缺血使膜电位减小,快反应细胞也表现出慢反应电活动。
(三)膜反应性和传导速度
膜反应性是指膜电位水平与其所激发的0相上升最大速率之间的关系。一般膜电位大,0相上升快,振幅大,传导速度就快;反之,则传导减慢。可见膜反应性是决定传导速度的重要因素,其典型曲线呈S状,多种因素(包括药物)可以增高或降低之。
(四)有效不应期
复极过程中膜电位恢复到-60~—50mV时,细胞才对刺激发生可扩布的动作电位。从除极开始到这以前的一段时间即为有效不应期(effectiverefractory period,ERP),它反映快钠通道恢复有效开放所需的最短时间。其时间长短一般与APD的长短变化相应,但程度可有不同。一个APD中,ERP数值大,就意味着心肌不起反应的时间延长,不易发生快速型心律失常。
图22-1 浦肯野纤维的快反应与慢反应电活动
A快反应 B慢反应

- 正常心肌电生理《药理学》
- 正常心电图波形的分析《物理诊断学》
- 正常心脏及大血管《放射诊断学》
- 正常细胞是怎样转变成癌细胞的《免疫与健康》
- 正常血红蛋白的组成,结构及遗传控制《医学遗传学基础》
- 正常脱落的上皮细胞《临床基础检验学》
- 正常与异常《流行病学》
- 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异《常见病自测》
- 正常月经《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正常体温的观察及生理性变化《基础护理学》
- 正常值的规定《预防医学》
- 正常妊娠《妇产科学》
- 正常值范围(normal range)的意义《预防医学》
- 正常人、裂脑人和半脑人的大脑两半球机能不对称性《医学心理学》
- 正常值范围的估计《医学统计学》
- 正常平衡的调节《病理生理学》
- 正常值范围的意义《医学统计学》
- 正常凝血机制《临床基础检验学》
- 正常值范围估计《预防医学》
- 正常脉象《中医诊断学》
- 正常止血机制《临床基础检验学》
- 正常脉搏的观察及生理性变化《基础护理学》
- 正常组织和器官以及肿瘤组织的放射效应《放射诊断学》
- 正常呼吸者《物理诊断学》
- 正当流感高发时《免疫与健康》
- 正常黑素细胞《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正道旁门辨《达摩洗髓易筋经》
- 正常和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医学心理学》
-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正常骨髓象《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 正对口疔《中医词典》
《药理学》
-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
-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 第三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 第一节 药物体内过程
- 第二节 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
- 第三节 药物消除动力学
-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原则
- 第一节 药物方面的因素
- 第二节 机体方面的因素
- 第三节 合理用药原则
-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 第六章 胆碱受体激动药
- 第七章 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 第八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Ⅰ)M胆碱受体阻断药
- 第九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Ⅱ)-N胆碱受体阻断药
- 第十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 第一节 化学、构效关系及分类
- 第二节 α受体激动药
- 一、α1,α2受体激动药
- 二、α1受体激动药
- 第三节 α,β受体激动药
- 第四节 β受体激动药
- 制剂及用法
- 第十一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 [此处缺少一些内容]
- 第十四章 镇静催眠药
- 第十五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 第十六章 抗帕金森病药
- 第十七章 抗精神失常药
- 第十八章 镇痛药
- 第十九章 中枢兴奋药
- 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 第二十一章 钙拮抗药
- 第一节 钙、钙通道与钙拮抗药的分类
- 第二节 钙拮抗药的作用与临床应用
- 第三节 常用钙拮抗药
- 制剂及用法
- 第二十二章 抗心律失常药
-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
- 第二节 抗心律失常的基本电生理作用及药物分类
- 第三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 一、Ⅰ类药——钠通道阻滞药
- 二、Ⅱ类药——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 三、Ⅲ类药——延长APD的药物
- 四、Ⅳ类药——钙拮抗药
- 第四节 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药物选用
- [附]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 制剂与用法
- 第二十三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 第二十四章 抗心绞痛药
- 第二十五章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 第二十六章 抗高血压药
-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 第二节 常用抗高血压药
- 一、主要影响血容量的抗高血压药
- 二、β受体阻断药
- 三、钙拮抗药
- 四、影响血管紧张素Ⅱ形成的抗高血压药——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
- 五、交感神经抑制药
- (一)主要作用于中枢部位的抗高血压药
- (二)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
- (三)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 六、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抗高血压药
- 肼屈嗪
- 米诺地尔
- 二氮嗪
- 硝普钠
- 第三节 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原则
- 制剂及用法
- 第二十七章 利尿药及脱水药
- 第二十八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 第二十九章 组胺受体阻断药
- 第三十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 第三十一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 第三十二章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抑制药
- 第三十三章 性激素类药及避孕药
- 第三十四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 第三十五章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 第三十六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 第三十七章 抗菌药物概论
- 第三十八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第三十九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 第四十章 氨基甙类抗生素及多粘菌素
- 第四十一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 第四十二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 第四十三章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 第四十四章 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
- 第四十五章 抗疟药
- 第四十六章 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病药
- 第四十七章 抗血吸虫病药和抗丝虫病药
- 第一节 抗血吸虫病药
- 第二节 抗丝虫病药
- 第四十八章 抗肠蠕虫药
- 第四十九章 抗恶性肿瘤药
- 第一节 抗恶性肿瘤药的作用及分类
- 第二节 常用的抗肿瘤药物
- 一、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 二、直接破坏DNA并阻止其复制的药物
- 三、干扰转录过程阻止RNA合成的药物
- 四、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
- 五、激素类
- 第三节 联合应用抗肿瘤药物的原则
- 制剂及用法
- 第五十章 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 附录 某些药物代谢动力学数据
- 药名外文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