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抑郁症药

《药理学》书籍目录

常用抗抑郁药为三环类,包括米帕明(imipramine)、地昔帕明(desipramine)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多塞平(doxepin)等。它们与吩噻嗪类在化学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用-CH2-CH2-代替S。

米帕明

米帕明

【体内过程】口服吸收良好,但个体差异大。血药浓度于2~8小时达峰值,血浆t1/2为10~20小时。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以脑、肝、肾及心肌分布较多。主要在肝代谢,基侧链N脱甲基转化为地昔帕明,后者有显著抗抑郁作用。米帕明及地昔帕明最终被氧化成无效的羟化物或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自尿排出。

【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正常人口服本药后,出现困倦、头晕口干、视力模糊及血压稍降等。若连续用药数天,以上症状加重,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相反,抑郁症患者连续服药后,情绪提高,精神振奋,出现明显抗抑郁作用。但米帕明起效缓慢,连续用药2~3周后才见效,故不作应急药物应用。

米帕明抗抑郁作用机制曾经研究,早期发现利血平能引起抑郁症状,而预先给予米帕明则可防止,但若先用利血平耗竭脑内儿茶酚胺后则无效。表明米帕明必须在脑内有儿茶酚胺贮存时,才能发挥抗抑郁作用。因而推测,米帕明可能因抑制突触前膜对NA及(或)5-HT的再摄取,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升高,促进突触传递功能而发挥抗抑郁作用。但近年出现的非典型抗抑郁药,并不抑制或仅微弱抑制NA及5-HT的再摄取(如伊普吲哚,iprindole),却仍有较强的抗抑郁作用。此外,米帕明虽可迅速抑制脑内单胺类递质再摄取,但抗抑郁作用的出现却需几周之久,因此增强脑内单胺类递质的作用,只是其复杂作用机制中一个早期环节。

2.植物神经系统 治疗量米帕明能阻断M胆碱受体,引起阿托品样作用。

3.心血管系统米帕明能降低血压,抑制多种心血管反射,易致心律失常,这与它抑制心肌中NA再摄取有关。此外还可以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及心动过速。心电图中T波倒置可低平。近来证明,米帕明对心肌有奎尼丁样作用,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各型抑郁症的治疗。对内源性、反应性及更年期抑郁症疗效较好,而对精神分裂症的抑郁状态疗效较差。

【不良反应】最常见的副作用为阿托品样作用的口干、便秘、视力模糊、心悸等。因易致尿潴留及升高眼内压,故前列腺肥大青光眼患者禁用。中枢神经方面表现为乏力、肌肉震颤。某些患者用药后可自抑制状态转为躁狂兴奋状态,剂量大时尤易发生。极少数患者出现皮疹、粒细胞缺乏黄疸等过敏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三环类药物能增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以及对抗可乐定的降压作用。三环类与安坦等抗帕金森病药或抗精神病药合用,则注意它们的抗胆碱效应可能相互增强。

其他三环类药物的作用比较见表17-3。

其他抗抑郁症药 马普替林(maprotiline)能选择性抑制NA的再摄取。为广谱抗抑郁药,具有奏效快,副作用小的特点。临床用于各型抑郁症,老年抑郁症患者尤为适用。诺米芬新(nomifensine)能显著抑制NA及DA的再摄取,而对5-HT再摄取抑制作用微弱。抗胆碱作用及心血管作用极弱。适用于各型抑郁症,老年患者易于接受,疗效比米帕明略高或相似。此外,本药缓解抑郁患者的严重运动迟缓疗效好,这可能与其抑制DA的再摄取有关。

表17-3 三环类抗抑郁药作用比较

药 物T1/2(h)抑制单胺类递质重摄取镇静作用抗胆碱作用
5-HTNA
米帕明9~24++++++++
地昔帕明14~760+++++
阿密替林17~40++++++++++
多塞平8~24++++++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药理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药理学》书籍目录
  1. 抗抑郁症药《药理学》
  2. 抗抑郁药《医院药学》
  3. 抗幽合剂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1300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4. 抗叶酸代谢《药理学》
  5. 抗幽门螺杆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临床应用《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6. 抗氧化剂《药理学》
  7. 抗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标准系统的应用《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8. 抗炎愈消散治疗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186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9. 抗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诊断试剂盒的研制与临床应用《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0. 抗血小板药《药理学》
  11.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研究进展《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2. 抗血吸虫病药《药理学》
  13. 抗幽门螺旋菌药《药理学》
  14. 抗血吸虫病药《医院药学》
  15. 抗原《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16. 抗血吸虫病、黑热病及丝虫病药物中毒《医院药学》
  17. 抗原呈递《医学免疫学》
  18. 抗血清中抗体的纯化《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19. 抗原呈递细胞《组织学与胚胎学》
  20. 抗血清的制备《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1. 抗原呈递细胞的抗原呈递作用《医学免疫学》
  22. 抗血清的制备《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23. 抗原的处理与递呈《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24. 抗血清的鉴定和保存《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25. 抗原的概念《医学免疫学》
  26. 抗休克裤的应用《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27. 抗原的抗原性《医学免疫学》
  28. 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其分类《心脏病学》
  29. 抗原的类型《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30.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急诊医学》
  31. 抗原的免疫原性《医学免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