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药物与受体

《药理学》书籍目录

受体(receptor)是细胞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细胞蛋白组分,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转导与放大系统,触发随后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自从Langley 提出受体学说100年后,受体已被证实为客观存在的实体,类型繁多,作用机制多已被阐明,现在受体已不再是一个空泛笼统的概念。受体分子在细胞中含量极微,1mg 组织一般只含10fmol左右。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ligand)。受体仅是一个“感觉器”,对相应配体有极高的识别能力。受体-配体是生命活动中的一种偶合,受体都有其内源性配体,如神经递质、激素、自身活性物(autocoid)等。能激活受体的配体称为激动药(agonist),能阻断其活性的配体称为拮抗药(antagonist)。根据受体与配体结合的高度特异性,受体被分为若干亚型,如肾上腺素受体又分为α1、α2、β1和β2等亚型,其分布及功能都有区别。受体与配体有高度亲和力,多数配体在1pmol~1nmol/L的浓度时即可引起细胞的药理效应。反应之所以如此灵敏主要是靠后续的信息转导系统,如细胞内第二信使(secondmessenger)的放大、分化及整合功能。酶、载体、离子通道及核酸也可与药物直接作用,但这些物质本身具有效应力,故严格地说不应被认为是受体。某些细胞蛋白组分可与配体结合,但没有触发效应的能力,称为结合体(acceptor)。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药理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药理学》书籍目录
  1. 药物与受体《药理学》
  2. 药物因素《预防医学》
  3. 药物与衰老《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4. 药物遗传学《医学遗传学基础》
  5. 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药理学》
  6. 药物依赖和成瘾《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7. 药物预防《核、化学武器损伤》
  8. 药物养生的应用原则《中医养生学》
  9. 药物在体内的基本过程《临床生物化学》
  10. 药物养生的机理《中医养生学》
  11. 药物治疗《医学微生物学》
  12. 药物养生《中医养生学》
  13. 药物治疗《骨科学》
  14. 药物研究室工作制度《医院药学》
  15. 药物治疗的依从性《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6. 药物学的迅速发展《中国医学通史》
  17. 药物中毒《中医词典》
  18. 药物学的发展《中国医学通史》
  19.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0. 药物学《中国医学通史》
  21. 药物作用机制《药理学》
  22. 药物学《中国医学通史》
  23.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药理学》
  24. 药物性皮炎《皮肤性病学》
  25. 药误不即死论《医学源流论》
  26. 药物性经漏化瘀灵《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27. 药线《外科十三方考》
  28. 药物性肝损伤《病理学》
  29. 药线引流《中医名词词典》
  30. 药物信息中心和区域协作《医院药学》
  31. 药线引流《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