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异

《常见病自测》书籍目录

传统观念所说的正常体温37℃是一个笼统的数值。一般成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口腔(舌下)温度波动于一个狭小的范围(36.3℃~37.2℃),且不同个体的正常体温略有差异,少数人可低于36℃,也有的人可高于37℃。另外,老年人代谢率较低,其体温低于青年人。

体温可因内外因素的影响而稍有变动。其常见原因如下:

①运动 剧烈运动、重体力运动、劳累、进食后由于机体产热增加,因而体温高于正常。这也正是运动、纳食后能御寒的道理。

②环境 长期在热环境下工作、盛夏、或衣着过多,机体散热减少,体温可高于正常。

③妇女排卵期、妊娠期 成年女子在两次月经之间排卵,排卵后的体温较排卵前高0.3℃~0.5℃,直到月经前1~2天才恢复正常。许多妇女怀孕后,体温高于孕前。这些现象是由于体内孕激素水平升高所致。

④手术 许多较大手术后1~2天,无创口感染,体温会升高,一般不超过38℃,这是机体对创伤的反应,可持续3~5天。

以上这些体温变化,是人体在内外环境变化下的正常反应,一般不需治疗。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常见病自测》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常见病自测》书籍目录
  1. 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异《常见病自测》
  2. 正常体温的观察及生理性变化《基础护理学》
  3. 正常脱落的上皮细胞《临床基础检验学》
  4. 正常妊娠《妇产科学》
  5. 正常细胞是怎样转变成癌细胞的《免疫与健康》
  6. 正常人、裂脑人和半脑人的大脑两半球机能不对称性《医学心理学》
  7. 正常心电图波形的分析《物理诊断学》
  8. 正常平衡的调节《病理生理学》
  9. 正常心肌电生理《药理学》
  10. 正常凝血机制《临床基础检验学》
  11. 正常心脏及大血管《放射诊断学》
  12. 正常脉象《中医诊断学》
  13. 正常血红蛋白的组成,结构及遗传控制《医学遗传学基础》
  14. 正常脉搏的观察及生理性变化《基础护理学》
  15. 正常与异常《流行病学》
  16. 正常呼吸者《物理诊断学》
  17. 正常月经《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18. 正常黑素细胞《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19. 正常值的规定《预防医学》
  20. 正常和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医学心理学》
  21. 正常值范围(normal range)的意义《预防医学》
  22. 正常骨髓象《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23. 正常值范围的估计《医学统计学》
  24. 正常腹部可触到的脏器《物理诊断学》
  25. 正常值范围的意义《医学统计学》
  26. 正常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妇产科学》
  27. 正常值范围估计《预防医学》
  28. 正常分娩《妇产科学》
  29. 正常止血机制《临床基础检验学》
  30. 正常分娩《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31. 正常组织和器官以及肿瘤组织的放射效应《放射诊断学》

《常见病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