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奥美拉唑

《药理学》书籍目录

奥美拉唑(omeprazole)又名洛赛克(losec),由一个砜根联接苯咪唑环和吡啶环所成。1982年试用于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收到明显效果。

奥美拉唑

【药理作用】奥美拉唑口服后,可浓集于壁细胞分泌小管周围,并转变为有活性的次磺酰胺衍生物。它的硫原子与H+,K+-ATP酶上的巯基结合,形成酶-抑制剂复合物,从而抑制H+泵功能,抑制基础胃酸与最大胃酸分泌量。给狗口服2µmol/kg,连续用药一周,胃酸分泌抑制82%。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每日口服10mg,30mg,连续服药一周。24小时胃内H+活性抑制率分别为37%和97%。本品缓解疼痛迅速,服药1~3天即效。经4~6周,胃镜观察溃疡愈合率达97%。其他药物无效者用药4周,愈合率也高达90%左右。还使贲门、胃体、胃窦处粘膜血流量增加。也使幽门螺旋菌数量下降,约有83%~88%患者的幽门螺旋菌转阴。

胃酸分泌的抑制,可使胃窦G细胞分泌胃泌素增加。用药4~6周,血浆中胃泌素增加2~4倍。由于其促进胃酸分泌作用已被阻断,可发挥胃酸分泌以外的其他作用,如促进血流量的作用,对溃疡愈合有利。

【体内过程】本品口服生物利用度为35%。重复给药,可能因胃内pH降低,使生物利用度增为60%。1~3小时达血浓高峰。其活性代谢产物不易透过壁细胞膜,增高了药物选择性和特异性。t1/2为0.5~1小时,但因抑制H+泵为非可逆性,故作用持久。80%代谢产物由尿排出,其余随粪排出。

【临床应用】对其他药,包括H2受体阻断药无效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能收到较好效果。对反流性食道炎,有效率达75%~85%,优于雷尼替丁。卓-艾(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给药第一天胃酸度降低,症状改善。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1.1%~2.8%。主要有头痛头昏口干恶心腹胀失眠。偶有皮疹、外周神经炎、男性乳房女性化等。长期持续抑制胃酸分泌,可致胃内细菌过度滋长,亚硝酸类物质升高,是否会引起胃嗜铬细胞增生与胃类癌形成,尚无定论。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药理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药理学》书籍目录
  1. 奥美拉唑《药理学》
  2. 奥丹西隆《药理学》
  3. 奥美拉唑加呋喃唑酮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4. 傲冬疮《外科证治全书》
  5. 奥美拉唑加痢特灵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十二指肠溃疡22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6. 傲冬疮《中医词典》
  7. 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168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8. 螯合物在医学上的应用《医用化学》
  9. 奥沙西泮《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10. 螯合物的概念《医用化学》
  11. 澳□《医效秘传》
  12. 螯合剂《医用化学》
  13. 澳门医学《中国医学通史》
  14. 熬羊胸子《饮膳正要》
  15. 《医学纲目》
  16. 熬蹄儿《饮膳正要》
  17. 《医学心悟》
  18. 熬金樱膏法《古今医统大全》
  19. 《伤寒大白》
  20. 《中医名词词典》
  21. 《伤寒六书》
  22. 肮(háng杭)《中医词典》
  23. 《伤寒六书》
  24. 黯疔《外科心法要诀》
  25. 《丹溪手镜》
  26. 黯疔《医宗金鉴》
  27. 《伤寒明理论》
  28. 黯疔《中医词典》
  29. 《伤寒直格》
  30. 暗治法《石室秘录》
  31. 《伤寒括要》

《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