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镇静催眠药

《药理学》书籍目录

能缓和激动,消除躁动,恢复安静情绪的药物称镇静药(sedatives)。能促进和维持近似生理睡眠的药物称催眠药(hypnotics)。但同一药物,在较小剂量时起镇静作用,在较大剂量时则起催眠作用。可见,

■[此处缺少一些内容]■

的衍生物。临床常用的有20余种。虽然它们结构相似,但不同衍生物之间,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肌肉松弛和安定作用则各有侧重。本节只讨论主要用于镇静催眠的衍生物,包括地西泮(diazepam,安定)、氟西泮(flurazepam,氟安定)、氯氮

(chlordiazepoxide)、奥沙西泮(oxazepam)和三唑仑(triazolam)。

表14-1 苯二氮

类的结构、半衰期和剂量比较表

*包括活性代谢产物的半衰期;氯氮 R4为→O,其他药R4无取代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抗焦虑作用 苯二氮

类小于镇静剂量时即有良好的抗焦虑作用,显著改善紧张、忧虑、激动和失眠等症状。这可能是选择性作用于边缘系统的结果。主要用于焦虑症。对持续性焦虑状态则宜选用长效类药物。对间断性严重焦虑患者则宜选用中、短效类药物。临床常用地西泮和氯氮

■[此处缺少一些内容]■类药物都有抗惊厥作用,其中地西泮和三唑仑的作用尤为明显,临床用于辅助治疗破伤风子痫小儿高热惊厥和药物中毒性惊厥。地西泮是目前用作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对于其他类型的癫痫发作则以硝西泮和氯硝西泮的疗效为较好(详第十五章)。 4.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动物实验证明,本类药物对去大脑僵直有明显肌肉松弛作用。对人类大脑损伤所致肌肉僵直也有缓解作用。但有报道认为其疗效并不比其他中枢抑制药为佳。 【作用机制】放射配体结合试验证明,脑内有地西泮的高亲和力的特异结合位点苯二氮

受体。其分布以皮质为最密,其次为边缘系统和中脑,再次为脑干和脊髓。这种分布状况与中枢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GABAA受体的分布基本一致。电生理实验证明,苯二氮

类能增强GABA能神经传递功能和突触抑制效应;还有增强GABA与GABAA受体相结合的作用。GABAA受体是氯离子通道的门控受体,由两个α和两个β亚单位(α2β2)构成Cl-通道(图14-1)。β亚单位上有GABA受点,当GABA与之结合时,Cl-通道开放,Cl-内流,使? ■[此处缺少一些内容]■口服吸收较慢,肌肉给药吸收也缓慢,且不规则。欲快速显效时,应静脉注射。 苯二氮

类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其中地西泮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9%。由于脂溶性很高,使之能迅速向组织中分布并在脂肪组织中蓄积。静脉注射时首先分布至脑和其他血流丰富的组织和器官。脑脊液中浓度约与血清游离药物浓度相等。随后进行再分布而蓄积于脂肪和肌组织中。其分布容积很大,老年患者更大。 此类药物主要在肝药酶作用下进行生物转化。但多数药物的代谢产物(尤其是其N-去甲基代谢物—去甲地西泮)具有与母体药物相似的活性,而其半衰期则比母体药物更长。例如氟西泮的血浆t1/2仅2~3小时,而其主要活性代谢产物N-去烷基烷氟西泮的t1/2却在50小时以上。连续应用长效类药物时,应注意药物及其活性代谢物在体内蓄积。苯二氮

类及其代谢物最终均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失活,经肾排出。结构中含羟基者可直接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失活,这一途径较少受其他因素影响。结构上7位上有硝基者(如硝西泮)在生物化转化时,硝基还原为氨基,进一步乙酰化为乙酰氨基,这两种代谢物均无生物活性,且此代谢途径也较少受其他因素影响。但本类药物在体内的氧化代谢过程则易受肝功能、老年和同时饮酒的抑制,使t1/2延长。图14-2示苯二氮

类几种药物的生物转化过程。

图14-1GABAA受体在细胞膜上的模式图

▲加糖基的位点;cAMP依赖性磷酸化部位;

细胞外亲水序列中两个C构成β-结构环(自BornardE.A.et al.Trends in pharmacol Sci 1987;10:502) 【不良反应】治疗量连续用药可出现头昏嗜睡乏力等反应,长效类尤易发生。大剂量偶致共济失调。过量急性中毒可致昏迷呼吸抑制,但安全范围大,发生严重后果者少。静脉注射对心血管有抑制作用,治疗量口服则无此作用。同时应用其他中枢抑制药、吗啡和乙醇等可显著增强毒性。因可透过胎盘屏障和随乳汁分泌,孕妇和哺乳妇女忌用。本类药物虽无明显药酶诱导作用,但长期用药仍可产生一定耐受性,需增加剂量。久服可发生依赖性和成瘾,停药时出现反跳和戒断症状(失眠、焦虑、激动、震颤等)。与巴比妥类相比,本类药物的戒断症状发生较迟、较轻。

图14-2苯二氮

类的代谢(* =活性代谢物)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药理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药理学》书籍目录
  1. 镇静催眠药《药理学》
  2. 镇痉法《中医内科学》
  3. 镇咳药《药理学》
  4. 镇惊丸《重楼玉钥》
  5. 镇逆白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6. 镇旰熄风汤证《临证实验录》
  7. 镇逆承气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8. 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9. 镇逆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10. 镇肝熄风法治愈脑挫伤《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11. 镇摄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12. 镇肝熄风法治愈脑挫伤《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13. 镇痛抗炎药《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4. 镇肝丸《明目至宝》
  15. 镇痛药《药理学》
  16. 镇肝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7. 镇心《证治准绳·幼科》
  18. 镇肝涤痰汤方《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19. 镇心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0. 镇肝涤痰疗癫狂《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21. 镇心汤《备急千金要方》
  22. 镇肝涤痰疗癫狂《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23. 镇心汤《扁鹊心书》
  24. 镇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25. 镇心丸《备急千金要方》
  26. 镇定《中医词典》
  27. 镇心丸《备急千金要方》
  28. 震烧木《本经逢原》
  29. 镇心丸《小儿药证直诀》
  30. 震烧木《证类本草》
  31. 镇心丸《小儿药证直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