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霉素

《药理学》书籍目录

红霉素(erythromycin)从链丝菌(S. erythreus)分离而得。

【抗菌作用】红霉素对革兰阳性细菌有强大抗菌作用,革兰阴性菌如脑膜炎球菌、淋球菌、流感杆菌、百日咳杆菌、布氏杆菌等及军团菌(Legionella)对红霉素也都高度敏感。红霉素对某些螺旋体、肺炎支原体及螺杆菌也有抑制作用。金葡菌对红霉素可产生耐药性,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之间有部分交叉耐药性。

红霉素的抗菌机制是它能与细菌核蛋白体的50S亚基结合,抑制转肽作用及(或)信使核糖核酸(mRNA)移位,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体内过程】红霉素不耐酸,口服用糖衣片。无味红霉素是其丙酸酯的十二烷酸盐,能耐酸、无味,适于儿童患者服用。红霉素口服吸收快,2小时血药浓度达到高峰,可维持6~12小时,t1/2约2小时。乙琥红霉素为酯化红霉素在体内释出红霉素。红霉素吸收后可迅速分布于组织、各种腺体并易透过胎盘和滑膜囊腔等。药物在体内大部分经肝破坏,胆汁中浓度高,约为血浆浓度的10倍,仅少量药物(12%)由尿排泄。

【临床应用】红霉素主要用于治疗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和青霉素过敏患者。它效力不及青霉素,且易产生耐药性,但停药数月后,又可恢复其敏感性。红霉素是白喉带菌者、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所致婴儿肺炎及结肠炎、弯曲杆菌所致败血症或肠炎及军团病的首选药。

【不良反应】口服大剂量可出现胃肠道反应。无味红霉素或乙琥红霉素(后者低些)可引起肝损害,如转氨酶升高、肝肿大及胆汁郁积性黄疸等,一般于停药后数日可恢复。口服红霉素也可出现伪膜性肠炎、静脉滴注其乳糖酸盐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药理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药理学》书籍目录
  1. 红霉素《药理学》
  2. 红梅《滇南本草》
  3. 红焖萝卜海带《减肥新法与技巧》
  4. 红茂草《证类本草》
  5. 红绵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6. 红脉不通《中医词典》
  7. 红绵散《是斋百一选方》
  8. 红脉《中医词典》
  9. 红绵散《普济本事方》
  10. 红炉点雪《中医词典》
  11. 红棉散《医学心悟》
  12. 红漏《中医词典》
  13. 红膜《中医词典》
  14. 红龙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5. 红嫩无津舌《中医词典》
  16. 红柳元鱼《保健药膳》
  17. 红娘《中药炮制》
  18. 红莲花、白莲花《证类本草》
  19. 红杞乌参鸽蛋《古代房中秘方》
  20. 红痢不止《奇效简便良方》
  21. 红杞蒸鸡《老年百病防治》
  22. 红蓝花酒方《医宗金鉴》
  23. 红铅《中医词典》
  24. 红蓝花酒方《伤寒杂病论》
  25. 红铅《医学入门》
  26. 红蓝花酒《金匮悬解》
  27. 红铅《本经逢原》
  28. 红蓝花酒《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9. 红铅《药性切用》
  30. 红蓝花《本草图经》
  31. 红铅损益篇《外经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