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第四节 语言治疗

《康复医学》书籍目录

语言交流障碍常见于脑神经科及老年病科的患者。由于大脑病变,特别是脑血管病变造成的语言交流障碍尤为多见,而且性质一般都比较严重。语言交流障碍与听力或说力的缺陷或丧失有密切关系,对语言障碍的治疗需根据病因和病理从听力和/或说力加以矫治,国外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就成立了研究、诊断和矫治语言障碍的专门学科称为“语言病理学及听力学”。我国的语言矫治工作在解放后才发展起来,在口吃矫治、中风的失语症的检查治疗,聋哑儿的语言训练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一、定义

“言语”和“语言”这两个名词在汉语里经常混用,但严格地讲,两者是有区别的。言语(speech)偏重指口语,而语言(language)除了指说话之外,还包括用书面、手势和表情表达意思的交流形式。语言交流障碍(communicative disorders)是指通过口语或书面语言或手势语而传达个人的思想、感情、意见和需要这种交流能力方面出现的缺陷(主要包括说、听、定)。语言治疗学(speech therapy)主要是指使患者恢复正常说话能力的治疗。

二、语言形成的模式与障碍

语言形成有三个环节,按其先后次序分:

1.输入(input)通过视、听模道感触传入中枢。

2.综合(integration)中枢把传入信息进行综合、比较、整合处理。

3.输出(output)经过综合分析后,对传入的信息用语言作出反应。输出的第一步骤是概念的形成,即想好了,或决定了和组织好要表达的概念(要说的话,要写的字,要做的手势;第二步骤是把这些概念转化为输出的神经信息;第三步骤是通过发音器官或手部肌肉或表情肌的运动(收缩或松弛)而构成语言,或写出文字,或以手势和表情,最终达到表达思想、感情、意见和需要的目的。

以上语言形成的三个环节中任何一环受损,均可发生病态言语即语言障碍。

三、语言障碍和种类与性质判定

(一)言语障碍的种类

可按言语组成的四大要素来划分,即:①发声;②构音;③语言(词汇、语法、逻辑组织);④流畅度。

1.声音异常与喉炎、声带增厚或麻痹等有关。其表现又分:①音质异常(嘶嗄声、气息声或鼻音过重等);②音量异常(过大或过小)③音调异常(过高、过低、突变)。

2.构音异常 常见于构音障碍或构音器官结构异常。

3.语言异常 常见于脑血管病变后失语症。

4.流畅度异常 如口吃、重言症等。

至于造成语言障碍的原因,又可分为先天性、后天性、器质性、功能性等。

(二)言语障碍的性质判定

根据言语行为的解剖生理学基础,以及言语行为的心理学结构来判定言语障碍的性质,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类:

1.失语症是指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棗大脑半球发生了器质性损伤,从而引起言语交际过程中,语言的感知辨识、理解接收和组织运用语言以进行表达等功能的某一或某几个方面的失调现象。

2.某些主要心理过程(意识、记忆、思维等)的失调的心理异常造成的言语障碍和精神病的言语障碍,包括:①言语障碍是某些大脑器质性疾病的意识、思维、记忆失调的继发后果。如昏迷时,病人对外界经常会缺乏包括言语在内的一切交互活动。思维记忆失调时,病人的言语交往常常表现为不符合实情,逻辑混乱;②智能障碍:在个体言语能力习得之前,先天性脑性发育不全和智能不足常会干扰和阻碍言语的正常发展。后天的器质性脑病的智能障碍则常使已经获得的言语能力遭到破坏;③精神病的言语异常;④癔病性失音和失语;⑤口吃是较为常见的口语言障碍。社会人群大约有1%的人患有口吃病,儿单患病率高达6~6.6%。它是言语治疗的一个重要内容。口吃的原因,至今尚无统一认识,但总的说是一种心理性疾病。口吃的表现为说话不流利,重复字音,特别是句首的第一个字音的重要为多,字音延长,语流中断,言语节律紊乱,常伴有情绪紧张。面部及身体的过度动作。

3.非大脑半球的中枢和外周神经,听、视觉器官,发音器官,手部肌肉等言语功能单元受损伤引起的言语障碍声带、共鸣器官,口语言语运动肌肉,外周和脑干中枢支配言语运动肌肉的运动神经的损伤,都会引起语音失常而影响书写口语交流,尤其是听觉有障碍对口语交际影响极大,手部运动肌肉和神经的病变则因影响书写而造成书面言语的表达障碍。

以上三类言语障碍中,大脑损伤引起的失语和言语障碍是性质最复杂的言语障碍。它是言语康复的主要对象,更是神经康复的主要内容。

四、语言矫治的原则和目的

(一)言语矫治的原则

1.治疗前要进行全面的细致的言语功能评测。要搞清病人的说、读、听、写的障碍程度及病变范围,以便使治疗有针对性,并制定难度不同的治疗程序。

2.如果听、说、读、写等口语和书面语言有多个方面同时受损,治疗的重点和目标应首先放在口语的康复训练上,这是因为:①口语是人类都具有的最起码的主要的交际方式,口语恢复决定病人能否参加正常的社会生活和交往;②口语的发展先于书面言语读和写,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学习得来的;③口语对书面语有支持作用,口语的先恢复有助于书面语的康复训练。

3.在口语训练同时,配合相同内容的朗读和书写,以此强化训练。

4.言语矫治的内容要适合病人的文化水平及生活情趣,所选用的题材要使病人感到有兴趣,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5.掌握病人的情趣变化,当病人情绪低落应缩短治疗时间或选择病人爱好的文娱活动,如下棋、打扑克、听录音歌曲等,或间断治疗。在病人精神情绪饱满时,可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治疗的项目和难度。当取得一定治疗进展时应予以鼓励,坚定信心,训练中缺点的提示有助于自我纠偏和自我训练。

6.为激发病人言语交际的欲望和积极性,要注意设置适宜的语言环境。

(二)言语矫治的目的

1.主要是提高患者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包括提高听觉,阅读理解力和语言表达,手势表达以及语言书写力),最终目的是恢复患者的言语交际能力。

2.维持在定期的、连续的治疗中获得的疗效,维持疗法是在患者达到最大恢复后进行。

3.促进患者对言语交流障碍的心理和感情的调整,例如应消除患者对治疗预期的不切实际想法和愿望。

五、语言治疗和工作内容

在康复和医疗机枢内的语言治疗工作内容包括:

(一)对患者的语言能力进行检查,对语言障碍的类型作诊断。

(二)为适宜进行语言治疗者制定治疗计划。

(三)为患者进行语言治疗,或指导患者本人或其家属回家执行治疗计划。

(四)向患者家属进行有关改善语言交流的解释、教育,例如指导中风后失语患者家属如何对待语言交流障碍。

(五)随诊在治疗中的患者,评定治疗效果。

(六)指导患者订购和使用适宜的助听或辅助语言交流的器械装置。

(七)语言治疗专业人员配合医生和理疗师或作业治疗师或心理治疗师,在综合的康复计划中,安排语言治疗,参与专业治疗组的查房、会议或专科门诊,与组内其他治疗师一起,观察及评价患者的功能变化。

(八)听力检查(适用于有听力检查设备的科室)。有的语言治疗室不设专门的听力检查仪器。

(九)有关语言治疗的教学工作。

(十)有关语言治疗的科研工作。

六、语言治疗方式方法

语言治疗常用的方法如下:

(一)发音器官锻炼:如舌头运动(向前伸出、舌向左右侧运动、卷舌,舌在口内旋转),以克服舌尖、舌根运动不灵活;鼓气练习,声带震动练习。

(二)语言训练:指出某一语言的发音部位,示教口形,令患者模仿;发出正确语音令患者模仿;从语音检查中查出患者难发的音和容易发错的音,耐心教导矫正,宜用个别辅导法,包括用音素分解法和拼音法进行训练。

(三)用语练习:纠正错误语言,耐心教导日常用语,可通过问答进行训练。

(四)说出物品名称训练,以日常生活用小物品或图画逐一提问,患者不懂得回答时,给予指导,令其模仿说出该物名称,反复练习。

(五)读字练习:出示简繁不等的字词卡片,可引导患者读出该字词的音。

(六)会话练习:进行日常生活简短对话,训练“听”,“说”能力,给予语言刺激,引起患者反应,在会话过程中注意纠正语音,词汇及语法上的错误。

(七)阅读练习:读报纸标题或文章小段落,注意纠正错误语音,改善流畅度。

语言治疗的方式有以下数种:

(一)个别治疗:由一名医师或治疗师训练一名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治疗,内容包括语音训练,用语练习,发音器官锻炼等,个别辅导是语言治疗的基本方式。

(二)集体治疗:通常是一个小组(5~10人),病情基本相同者。由治疗师带领,进行谈话练习。治疗师提问题,由每个病员轮流答,例如问姓名、日期、医院名称等。一个病人答不出时,可由其他病人代答或补充。这种会话比较轻松,既能训练记忆力,又能训练说话能力,而且病员之间相互启发、鼓励,有较大的心理和社交上的康复的价值。

(三)家庭治疗:由语言治疗师到患者家里辅导,或由患者在家人指导下在家自行作语言训练。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康复医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康复医学》书籍目录
  1. 语言治疗《康复医学》
  2. 语言能力检测《康复医学》
  3. 语音传导《物理诊断学》
  4. 语言蹇涩《中医词典》
  5. 《本经逢原》
  6. 语言蹇吃《中医词典》
  7. 玉版《黄帝内经·灵枢》
  8. 语言发育异常辨病《常见病自测》
  9. 玉版《灵枢悬解》
  10. 语望重浊《中医名词词典》
  11. 玉版《内经评文》
  12. 语声重浊《中医词典》
  13. 玉版论要《素问悬解》
  14. 语迟诗(七言)《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15. 玉版论要《素问悬解》
  16. 语迟论《婴童类萃》
  17. 玉版论要篇《黄帝内经·素问》
  18. 语迟候(幼幼汇集 下)《古今医统大全》
  19. 玉抱肚《是斋百一选方》
  20. 语迟行迟《续名医类案》
  21. 玉抱肚法《中医词典》
  22. 语迟第四十一问《婴童百问》
  23. 玉饼子《儒门事亲》
  24. 语迟(儿科)《冯氏锦囊秘录》
  25. 玉饼子《仁术便览》
  26. 语迟《保幼新编》
  27. 玉伯《千金翼方》
  28. 语迟《慈幼新书》
  29. 玉伯《新修本草》
  30. 语迟《保婴撮要》
  31. 玉伯《证类本草》

《康复医学》